新新聞》全民拚英語 ,雙語教育啟動,4年培養2000位師資

修法放寬外籍教師限制,有助於雙語國家政策目標達成。(東新國小提供)

“Question! I fell hungry.OK? I want to eat some food.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請問,我現在餓了,我要吃點東西。那你想吃什麼?)

外籍老師一邊問著,一邊做著吃東西的動作,而且在“you”、“eat”加重發音。

“ I like……”

“Uh Uh. What do you want to eat?……OK We will come back. You listen. ”(嗯哼,你想吃什麼?……好!你先聽[別人說],等一下回頭你再答。)

孩子回答的句型錯了,外師立刻點名另一位小朋友。

台南市下營區試辦雙語計畫的東興國小一年級英語課堂上,外師不斷地拋出問題,要學生開口說英文。班上二十來個小朋友有一半的人高舉著手搶著回答問題,希望聽到老師稱讚一聲“Good job! ”(做得好)。

二十年過去,學生英語仍待加強

鏡頭向北移,桃園市同德國小六年級教室裡,班導薛婉綺正運用電子白板上數學,題目同步傳送到學生人手一台的平板電腦,學生作答後回傳,老師得以確認同學的理解度。引人側耳傾聽的是,老師幾乎以全英語授課,而且學生上台解題也以英文說明。

許多家長都會送小朋友去兒童美語班學習美語。(郭晉瑋攝)
許多家長都會送小朋友去兒童美語班學習美語。(郭晉瑋攝)

「推動雙語國家政策,目前是時候了!我們已累積好幾階段的經驗,相信這次很清楚地抓到可執行的方向。」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肯定政策實施時機,也認為配合科技化學習輔助、老師們的熱誠與共識及有效的推動策略,相信政策可以成功。

去年十二月初,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二○三○雙語國家政策藍圖」,列出全面提升國人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兩大目標,再依推動結果研議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國發會規畫的政策藍圖,包括讓行政部門官網全面雙語化、提升公務員英語力與外國人文書雙語化等。要讓英文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當然要先普遍提升台灣人的英文能力,為此賴內閣推出「推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政策。

賴清德不是第一位提出將英語訂為第二官方語言構想的閣揆。○二年當時的總統陳水扁就說過要把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三年時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也稱十年內要讓英語成為台灣的官方語言或準官方語言。

政策上,教育部從○一年起將英語教學延伸至小學五年級,比日本還早實施,○六年九年一貫課綱實施後,更向下延伸至小三;至於台北市早在一九九八年就開始逐年實施,目前小一一周有兩堂英語課。但將近二十年時間過去,國中會考總有三成以上學生的英文「有待加強」。范巽綠在扁政府時期擔任六年教育部政次,參與九年一貫課綱研擬,見證扁政府時營造英語生活環境的推動,也在高雄推動雙語實驗計畫,她如何信心十足地認為第一個四年就會有很多翻轉? (相關報導: 行政院推「2030雙語國家」 教育部:逐步推動英語課從小三向下延伸 更多文章

修法讓外籍教師來台不只教語言

范巽綠接受《新新聞》專訪時說,要提升國人英語力,最重要的是營造生活化使用英語的環境,其次是解決師資問題。她說,當年九年一貫課綱從小五開始學英文,沒有再往下延伸就是受限師資不足。除了師資到位,還要教得好,學生學習有成就感就會喜歡上英文。在接受九年的義務教育後,至少要聽得懂日常會話,也敢於開口溝通,具備基本的聽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