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可以像調酒一樣用「調」的嗎?日本這家星巴克太奢華,讓你去了還想再去!

這裡不是Café,而是Bar。(圖/想想論壇提供)

​動筆之前,我特別回顧了一下2015年6月時撰寫的文章「 黑船來襲──鳥取珈琲店出怪招迎戰星巴克」,沒想到兩年後,我竟成了叛徒,要寫一篇關於星巴克的文章,雖懷抱著一絲不安卻還是決定義無反顧地寫下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我確實感受到了他們說故事與營造氣氛的威力呀。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日本東京銀座,於今年4月底正式開張的大型購物商城GINZA SIX,集結了261家品牌商店進駐,超過半數都是旗艦店,其陣仗之風光盛大,自不在話下,而座落於六樓的除了台灣人也都很熟悉的蔦屋書店之外,還有更熟悉的星巴克,不過這家星巴克不太一樣,「厚工」再升級,除了普通店面之外,再往裡頭一點走,則是掛著一個大大的R字與星星招牌的「STARBUCKS COFFEE RESERVE BAR」(以下稱RESERVE BAR)。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人們在RESERVE BAR排著隊,在入店之前,穿著白色襯衫、黑色圍裙的工作人員會一一上前,滿臉笑容地向顧客搭話,這是製作一杯屬於自己的客製化咖啡之第一步。喜歡什麼產地的咖啡豆、習慣喝什麼種類的咖啡、想嘗試什麼樣的烹煮法,都在這個階段一一確認。不懂咖啡的人,也可以簡單地用「感覺性」字眼來陳述——我不知道哪個產地的比較好,但我想要順口一點的、不要酸味太濃的,或是指著最靠近店外的那排煮咖啡的儀器,那個好像很有趣,有用那個製作的咖啡嗎?——這些工作人員不只是單純的打工族,他們是對咖啡知之甚詳的咖啡師,從這些對話線索之中,替客戶搭配出最合適的咖啡選擇,然後把這些決定寫在咖啡單上。

拿著這張單子到櫃台結帳,不會立刻拿到任何一杯咖啡,每組客人會領到一塊木製的號碼牌,再由工作人員帶領入店。雖領到了號碼牌,他們也不會大聲叫號,也不會大聲呼喊「美式楊小姐」或「拿鐵張先生」,而是走到你的身邊,告訴你咖啡師準備好了,請你走過去「看」他們怎麼做咖啡。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請您觀察一下玻璃杯壁,這裡的咖啡會像瀑布一樣一層一層下沈,這樣漂亮的紋路變化,只有現在這個時刻才看得到,而隨著時間,咖啡的口感也都會不太一樣呢。」把頭髮往後俐落梳理的咖啡師,語調輕柔地解釋著,這是店內最有名、只有在這才能品嘗到的氮氣咖啡,雖然一杯要價超過千円日幣,卻是將近一半以上的客人都會點的人氣飲品。咖啡師一邊拉著拉桿,像注入生啤酒一般地注入咖啡,仔細地一一說明步驟,同時也不讓對話在沈默間乾涸,時不時找話題與你交談,最後再把咖啡放在杯墊上緩緩推到你的面前,如同酒吧中的Bartender——也是,這裡不是Café而是Bar,適當的溝通與調和、恰到好處的距離是關鍵。 (相關報導: 「好的咖啡,是會喝醉的!」真正的好咖啡是什麼?看完這篇,別再把廉價豆子當寶啦 更多文章

(圖/想想論壇提供)
(圖/想想論壇提供)

參觀完氮氣咖啡後,虹吸式咖啡壺也準備就緒了,於是我和朋友又被領到另一邊的吧台。咖啡師先是端出一個銀製的咖啡杯,請我們聞一聞咖啡豆原始的香氣,趁著香氣尚未在我們的氣息記憶中消散之前,他也會一邊說明咖啡的產地與由來,尼加拉瓜產,經過半個月的乾燥期,帶點香甜的水果味,適合搭配蛋糕、餅乾、或是牛奶巧克力,記不住那麼多也沒有關係,遞上一張精緻的咖啡資料卡,繪著繽紛的花卉,這是以咖啡的形象製作的視覺圖形,英文版甚至還燙上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