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長壽觀點:拜登政府向左轉─美國正在讓凱因斯再次偉大

作者認為,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雷根不同,他將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當成轉機,希望藉此重振政府對經濟決策的重要性。(資料照。美聯社)

在拜登政府眼中,英國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提倡的政府大幅舉債方案雖然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卻是避免經濟蕭條的唯一之路。

美國國會2021年3月通過了1.9兆美元的武漢肺炎紓困計畫,成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之一。這項計畫將每周3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延長到9月6日;對大部份美國人及其家屬發放1,400美元的支票;並向州政府、地方政府、部落政府提供3500億美元的紓困。同時也撥1200億美元給12年義務教育的學校、300億美元給餐廳。

這麼大規模的紓困,表示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即將大幅轉彎,雷根革命(Reagan Revolution)帶來的新自由主義共識已經結束。

COVID-19終結了雷根政府至今30年的新自由主義共識

雷根總統有句名言:「英文裡最恐怖的話就是,『我是政府,我來幫忙了』。」

雷根說到做到,他推崇供給面學派,解除商業管制、降低稅率、削弱工會。他在1980年代以壓倒性優勢贏得了兩次總統大選,因為當時很多人都跟他一樣熱衷小政府,而且這種信念到了2010年代也未減弱。問題是,當時的美國沒有大瘟疫。但看看現在,武漢肺炎截至2021年3月中已經在美國感染了2940萬人,殺死了53.4萬人;美國在2020年的經濟衰退3.5%,是1946年以來的最差表現。而且從疫情爆發開始,已有430萬人失去工作。

但拜登總統把這場危機當成轉機,希望藉此重振政府對經濟決策的重要性,讓政府從雷根批評的禍根,變成帶來幸福生活的力量。

危機中的美國領導人,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1986年(AP)
美國前總統雷根有一句名言:「英文裡最恐怖的話就是,『我是政府,我來幫忙了』。」(資料照,美聯社)

拜登師法1933年羅斯福總統

他在競選時就高舉「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口號,在競選官網上寫著「每次美國陷入困境時,我們都會團結起來,用公共投資與強而有力的社會契約奠定基礎,讓美國人同心協力向前邁進。」這句話很有羅斯福新政(The New Deal)的味道,那項政策永久性地加強了聯邦政府對美國日常生活的影響力。

新政裡面那些直接對家庭紓困、用公共工程製造就業機會等等作法,都來自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凱因斯認為在嚴重衰退時期,光靠私部門不太可能

美國總統拜登12日在白宮羅斯福廳與美國重要企業領袖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作者認為,美國總統拜登競選官網撰寫的:「每次美國陷入困境時,我們都會團結起來,用公共投資與強而有力的社會契約奠定基礎,讓美國人同心協力向前邁進。」,頗有羅斯福新政的味道。(資料照,美聯社)

推動經濟復甦,因此政府必須帶頭灌注信心,讓人們相信凜冬結束之後,春天就會到來,這樣經濟才會反彈。他不認為債台高築會讓人失眠,反而認為信心崩潰才可怕;如果必須冒險借錢才能穩定信心,那就借吧。

如今美國又回到1960年代以來最相信凱因斯的時刻,從川普任內的早期刺激方案,到當下的武漢肺炎紓困方案,都主打大規模援助個人與企業。

當然,民主黨建制派的拜登竟然帶頭重拾凱因斯,還是讓人有點意外,畢竟他在1973至2009年的36年參議員生涯中都是經濟溫和派,而那段期間也剛好是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高峰。 (相關報導: 陶德訪台跟中國打過招呼?前大使分析:此趟應為台灣這問題而來 更多文章

但拜登知道,當下的危機必須當機立斷,錯過了時間,經濟衰退就會變成經濟蕭條。因此他讓武漢肺炎紓困方案撥一大筆錢,直接援助那些因為無法在家工作而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人。

2008年後的復甦,因紓困規模縮減而陷入多年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