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曾姓女子遭愛慕者糾纏不幸遇害,外界要求糾纏騷擾犯罪立法的聲音再度浮現。黨政人士分析,現階段法案警政署有不小的擔憂,且因牽涉跨部門整合,須進一步研議。據悉,行政院發言人、政委羅秉成對此法案相當重視,徵詢外界意見後,認為警政署的法案須再修正,日前已要求重整各部會意見,進行大幅調整。
上述人士指出,警政署考量的最大癥結點就是「跟騷、糾騷的態樣落差過大」,民團認為的態樣很多,但警政署版本卻把適用範圍極度限縮,僅與《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狀況相同;且對警政署來說,恐怕會因員警訓練不足,難以斷定跟騷範圍,會造成警力極大負擔,而這樣的思維讓民團完全無法接受。
除警政署之外,前述人士提及,此法涉及各部會的認定,如衛福部也有關聯。至於有民團認為應將「保護令」的概念納入立法的範圍,但負責核定保護令的司法體系,也持保留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統整、重新研議,不是簡單的事。

有一執政團隊成員指出,跟騷情況依舊嚴重,包含網路、報復、性騷擾等行為。過去警政署就曾統計過,1年透過110報案的跟騷情況就有近8000件,在各界極度關注的情況下,相信行政部門不可能怠惰或是不立法,只是有很多細節必須再研議。
該人員指出,許多立委很早就關心此法案,行政部門從去年底起,就有許多內部討論,這都是私下的會議,外界未必會知道,絕對沒有因為這次的屏東兇殺案,還沒有任何動作,這絕對不是正確的。
范雲:警告令或可為「保護令」爭點解套
目前立法院有近20名立委提出版本,長期參與性別運動、同樣有提版本的民進黨立委范雲受訪時表示,確實有聽到警政署認為,若是定義放得太寬,恐會有人力不足的問題,甚至警政體系也擔憂員警的訓練不足。
她建議,或許可以改採「警告令」的方式,根據統計,若是法律上的「警告令」,至少可以讓85%收到的人有警惕的效果,現階段最重要的,應是先整合各方意見。 (相關報導: 「口譯哥」閃辭返台不單純?郭正亮:他會妨礙蕭美琴運作 | 更多文章 )

對於法案期程,范雲表示,希望法案盡快通過,至於行政部門的研擬,則是尊重相關人士的討論,只要提醒,對於此法案的通過,是有很多社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