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隔離在家、遠距工作絕對是外向者的惡夢,但內向的人也不覺得輕鬆。雖然社交頻率降低,但視訊會議與遠距互動成為內向者在家上班的痛。
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有人擔心,遠距工作會讓他們感到孤獨。雖然在辦公室工作有時候得忍受同事講電話太大聲,還會有其他人在共享辦公桌占用你的空間,但在家工作則會剝奪那些只有在辦公室才有的好處,例如,可以跟同事一起吃午餐、直接走到辦公桌旁找同事、工作結束後跟同事喝杯小酒。
正如同前述遠距工作其他層面的問題,透過事先計畫、按表操課,其實就能夠解決這些擔憂。各位別忘了,如果你加入了虛擬辦公室,代表你的同事們也是在家工作,因此他們應該也很希望可以跟其他人建立人際關係。
這種人際關係可以透過一對一互動開始建立。在遠距工作的組織裡,同事間常常會安排簡短閒聊的時間,花二十到三十分鐘,用視訊電話聊聊與工作無關的話題。大家也可以在上班之餘安排線上共進午餐或一起喝咖啡的休息時間,甚至是在工作結束後一起在線上喝點小酒放鬆一下、建立感情。
你也可以更進一步,在公司團隊使用的通訊平台上建立聊天群組或討論區,你也可以組成讀書會,可以選擇個人發展類的書籍與同事共讀,互相幫助彼此成長。
最後一點,雖然要做到這點,疫情導致現況更為困難,但遠距工作者還是可以在現實生活見面聚會。大部分的企業組織會在同一地區招募多位員工,因此你可以開車到附近拜訪住得離你最近的同事。跟同事共度一天,或是在咖啡店、共享工作空間一起待個幾小時,都可以讓你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外向、內向
雖然我們提出許多可以幫助各位適應遠距工作的好方法,但正因為世界上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在遠距工作上實在也沒有所謂的「通則」可以一招打遍天下。如果你能更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刻意探究你的核心人格特質的獨特之處,對於遠距工作來說一定很有幫助。一個人的個性與他如何從事遠距工作息息相關──也就是內向和外向性格之間的差異。
首先,我們可以簡單定義何謂內向、外向。外向的人喜歡充滿活力的環境,偏好身邊圍繞著許多人;反之,內向的人喜歡低刺激的環境,他們喜歡安靜、能好好專注的狀態,可能會在面對風險時更加謹慎小心。雖然內向的人也喜歡跟人相處,但他們在跟人數較少的群體互動、以及待在比較平靜的環境時會更自在。
特別是在因為疫情而必須獨自待在家的狀況下,遠距工作時常成為外向人的惡夢,但卻是內向人美夢成真的時刻。的確,內向的人在獨自安靜工作時會更有活力,他們或許也更能適應在家工作的生活。但不管是個性外向還是內向的工作者,在虛擬辦公室上班時,都有各自的優勢和挑戰需要面對。只要略作調整,就能使他們更成功。
對外向的員工來說,遠距工作帶來的挑戰顯而易見:他們身邊不再圍繞著可以互動的其他同事,無法適時給予他們工作所需的能量。在家裡,他們得獨自面對工作。不久,在安靜環境下工作會令他們身心俱疲。 (相關報導: 收到細胞簡訊可以出門上班嗎?居家隔離放寬哪些規定?自主健康管理3大問題一次解答 | 更多文章 )
對外向的工作者來說,面對這種困境的最佳方式,就是積極創造機會在社交場合裡為自己充電。然而,這種方式在疫情重創以前的世界比較容易辦到,過去我們可以跟朋友相約共進午餐、到高朋滿座的咖啡店伴著環境噪音工作,或是傍晚去喝杯小酒,跟朋友共進晚餐以及參加其他社交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