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旗下用戶近10億人、涵蓋全球3分之1的上網人口,每分鐘便有400小時的影片被上傳。即便去年Google已開始透過機器學習辨識YouTube中恐怖主義與暴力極端主義等內容,但仍頻頻出槌,無法杜絕惡意不良影片出現在推薦片單中,究竟該如何更準確地審查成為一樁難事。
YouTube擁有大量免費卡通、玩具開箱影片,使「兒童影片」成為YouTube上觀看次數最高的內容之一,根據市調公司Trendera指出,在8到12歲的兒童中,擁有YouTube帳號的人高達45%。為保護兒童觀看安全,專門提供兒童使用的YouTube Kids在2015年上線,據BuzzFeed News報導, YouTube為彌補演算法的缺失,有意讓YouTube Kids的推薦影片靠純人工篩選,家長可自主選擇要人工篩選的新「白名單版本」,或沿用和一般YouTube相同的「演算法版本」。
但消息都還未被官方證實,卻引來美國兒童保護團體關注,控訴YouTube非法向13歲以下兒童投放廣告,有收集個資嫌疑。
向未滿13歲兒童投放廣告,恐罰款數十億
美國時間4月9日,共計23個團體連署向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要求調查Google。 投訴書指出,Google違反兒童線上隱私保護法(COPPA),透過YouTube向未滿13歲的使用者收集個資,包括位置、電話號碼等詳細資訊,且靠著這些資訊對其投放廣告 。
當Facebook因個資外洩醜聞,執行長祖克柏已前往參議院與眾議院作證,在證詞中並再度為此事道歉,難道此時YouTube也陷入另一起敏感的個資外洩危機?
其實當用戶觀看YouTube,官方都會收集一些個人訊息,讓廣告主能更精準投放廣告,但問題癥結在於YouTube在服務條款中規定「 不向未滿13歲的兒童提供服務 」,但目前國小、國中的用戶比比皆是。投訴書指控,YouTube在收集資料前未經過父母同意,估計YouTube每隔一段時間就收集2300萬名兒童數據,要求每次違規要處罰4萬1484美元,YouTube被罰款金額將達數十億美元。
YouTube官方表示尚未收到投訴,但聲明「YouTube不是兒童使用的平台,針對兒童,有投入大量資金開發YouTube Kids可使用」。不過投訴引用美國非營利機構Common Sense Media的調查指出,71%的家長表示自家小孩仍在其一般YouTube網站或App上看影片,僅24%的人說孩子有在用YouTube Kids。
YouTube藉由YouTube Kids,想給兒童更安全的觀看環境,但真的奏效嗎?為做到更嚴謹的內容把關,並保護創作者、廣告商不被不當內容侵害,過去一段時間YouTube也做出了行動展現。 (相關報導: 見到女兒在看「噴血、縱火的佩佩豬」,差點沒嚇暈!Youtube變態影片再進化,中文版也有 | 更多文章 )
阻擋惡意影片,YouTube開第一槍:發動萬人審查
在YouTube Kids上搜尋「色情」、「9/11」等關鍵字,不會有任何結果,但披著卡通「外皮」的惡意影片卻相當駭人。這類血腥卡通,主角多是孩子們喜愛的卡通角色,包括艾莎、米老鼠、佩佩豬、綠巨人浩克、小小兵,但影片內容卻充斥著大量哭泣橋段跟誘導自殘行為,靠著高觀看次數,甚至能詐取廣告收入。另外YouTube Kids上還有大量陰謀論影片,包括「1969年登月是假的」,陰謀論理論家David Icke的「這個星球是由爬行動物和人類混合動物運行」、「暗殺肯尼迪總統是由美國策劃的」,非常不宜兒少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