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特戰行軍「眉角多」!射擊訓練、反登陸 最終章「捷豹鎮」能量一次爆發

陸軍特戰指揮部特戰第1營22日結束為期15天的「戰術任務行軍訓練」,最後階段更是前進假想城鎮「捷豹鎮」進行綜合驗收,其中的特戰「眉角」引發關注。(蘇仲泓攝)

陸軍特戰指揮部特戰第1營22日結束為期15天、總距離達350公里的「戰術任務行軍訓練」,航特部指揮官何啟鎮中將親自到場迎接,並為完訓官兵貼上「TACTICAL MARCH」臂章,肯定其表現。近年隨著整體防衛作戰戰術、戰略出現調整,岸際成為決戰重點區,陸軍特戰部隊從過去山區伏擊,漸朝向濱海、城鎮區靠攏;在行軍最後階段,更是前進假想城鎮「捷豹鎮」進行綜合驗收,其中的特戰「眉角」值得探究。

行軍過程中,特1營赴「高山頂靶場」進行「戰鬥射擊」,藉由射擊建制武器同時導入戰術動作,提升特戰部隊射擊能量。有別於一般部隊採臥射姿態,特戰官兵常面對如「限制空間戰鬥(CQB)」時,於室內面對轉角、高低差等未知空間,配合整體隊形使用所謂「三姿態警戒」方式推進、搜索,使隊伍在狹小環境下,仍能保持快速接戰、射擊能力,同時又能減少體力流失。除步槍及班、排用機槍外,另有國軍部隊鮮少配備的霰彈槍,都在名單中。

限制空間戰鬥、協力執行反登陸 特戰本職學能、任務雙重轟炸

射擊類別更有「應用射擊」的要項,此一部分則是在桃園舊海航營區實施。應用射擊著重運動後尋找掩蔽物掩護自身的射擊能力,另有手步槍(主副武器)交換、換彈匣等技術須加以熟練,才能達到團隊火力不間斷的效果。

20200624-射擊是軍人的基礎職能,對特戰部隊而言更是如此。特1營在這次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執行包括應用射擊、戰鬥射擊等進階射擊科目,內容包括狹小空間使用的「三姿態警戒」和運動射擊、快速換彈匣、主副武器轉換等均有涉獵,亦運用在各種想定中。(蘇仲泓攝)
特一營在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執行包括應用射擊、戰鬥射擊等進階射擊科目。(蘇仲泓攝)

在此次行軍中,特1營也與陸軍裝甲584旅執行反登陸作戰演練。想定狀況為海湖海灘遭敵方實施登陸,特1營獲令後即調派偵察分遣隊趕赴現場支援,協力守備;特戰官兵搭乘特戰突擊車,以車載機槍警戒,伴隨584旅聯兵營的雲豹8輪甲車,在灘岸建立防線,不讓敵進一步朝我城鎮區移動,此部分與特戰部隊現行戰略架構息息相關;為配合各特戰營責任地境劃分,15天內會針對桃園地區地形地貌要點加以研析,以熟稔戰時執行任務之範圍。

此外,特1營前往「北測中心」實施「戰術繩索」、「小部隊戰鬥(SUT)」及前面提到的「限制空間戰鬥」等科目演練,提升特戰部隊本職學能。

在全般行軍任務接近尾聲之際,特1營前往位於湖口台地深處的假想城鎮「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此一演練屬最後階段的綜合驗收,特戰官兵將前面所學實際運用在想定狀況中。選擇在「捷豹鎮」演練相關科目,亦突顯對城鎮戰越來越重視,此階段更有與陸航直升機及友軍共同遂行任務的機會。

20200624-特1營在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選擇在位於湖口台地深處的假想城鎮「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演練,算是此次行軍的綜合驗收,除了驗證官兵各項技能所學,能否串在一起外,實際上也都凸顯城鎮戰在當前任務中,越來越重要。(蘇仲泓攝)
特1營在戰術任務行軍訓練中,選擇在位於湖口台地深處的假想城鎮「捷豹鎮」執行反特攻作戰演練。(蘇仲泓攝)

因應敵火威脅情況下作業 快速繩降風險性高

在演練中,特戰官兵要在黑鷹直升機盤旋的情況下,以「快速繩降」的方式迅速到達地面,速度比一般繩索下降要快上許多。因特戰官兵繩降至目標區周邊,有頂著敵火威脅作業的可能,因此速度至關重要。在國內大小演習場合,軍方憲兵特勤隊、警方維安特勤隊、海巡署特勤隊(繩降至船艦上)都曾使用,可說是「特」字輩單位必備的技能之一。 (相關報導: 當年友邦總統前驚天烏龍一響!砲兵連雙保險力守「21響,間隔三秒么發」 更多文章

由於快速繩降講求速度,操作上具相當風險,電影「黑鷹計畫」中,就曾出現美軍士兵繩降時,因直升機抖動而意外重摔落地的畫面。因此在正式上陣操作前,都得透過相關設施加以練習,使人員在面對一定高度時,能夠心無旁騖地執行任務。

20200624-特戰官兵搭乘黑鷹直升機至目標區周邊後,以快速繩降方式迅速落至地面實施滲透,這種作法速度較其他下降方式來得更快,但也同時具相當危險性;特戰部隊及軍警特勤隊均具備此能力。(蘇仲泓攝)
特戰官兵搭乘黑鷹直升機至目標區周邊後,以快速繩降方式迅速落至地面實施滲透,這種作法速度較其他下降方式來得更快,但也同時具相當危險性。(蘇仲泓攝)

強化不對稱戰力 REPR20狙擊槍現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