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力對付中國,歐洲人事不關己? 被AUKUS排擠後,歐盟學到教訓

美法關係,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從支持台灣的言論越來越強烈,到向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艦、歐洲公布印太戰略共同通訊,美國及其盟國應對中國崛起的態度變得越來越自信強硬。24日,拜登將在白宮與日本、印度和澳洲領導人舉行首次「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面對面峰會,預計他們將討論新冠疫情、氣候危機以及如何保持印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

中國自然對這些舉動感到憤怒,北京和華府之間日益緊張,促使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美中領導人修復他們「完全失調」的關係。於此同時,美國與長期戰略夥伴歐洲對中國的態度也出現失調的跡象。一周前,澳洲無預警宣布放棄與法國談好的柴電潛艦交易,轉而接受英美提供核動力艦艇,這一重磅炸彈讓歐盟加強與印太地區聯繫的戰略蒙上陰影。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大家都在轉向印太地區。」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亞洲研究員莫漢(Garima Mohan)向《美聯社》(AP)表示,但是美國與歐洲顯然步調不同,美國的每個合作夥伴都尋求發揮各自的優勢與滿足需求,這個對抗中國的安全戰略夥伴網路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協調,因為「不是每個人對中國的威脅評估都一樣。」

歐盟更強調「需要與北京對話」,「鼓勵中國在推動印太地區的和平繁榮之中發揮作用」,但在軍事上,歐盟同意加派海軍前往印度太平洋,擴大與地區夥伴的安全合作。歐盟也深知中國軍事擴張帶來的威脅,16日公開的共同通訊提到:「南海和東海以及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會對歐洲的安全和繁榮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歐盟將探索其成員國在印太地區強化海軍部署的方法。」

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森、澳洲總理莫里森15日舉行線上會議。(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森、澳洲總理莫里森15日舉行線上會議。(美聯社)

歐盟認為美中冷戰與自己無關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智庫22日發布的民調發現,多達62%的歐洲受訪者認為美國、中國發起了「新冷戰」,但他們許多人並不認為這跟歐洲有關係。12個接受調查的歐盟成員國,境內普遍觀點都是覺得中國問題與他們無關──匈牙利(91%)、保加利亞(80%)、葡萄牙(79%)和奧地利(78%)絕大多數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國家與北京沒有衝突。

只有15%歐洲人認為歐盟正在對中國進行冷戰,即使在「鷹派」成員國瑞典境內,也只有33%民眾認為國家目前與中國處於冷戰狀態。發布這項民調的歐洲外交關係協會主任雷納德(Mark Leonard)指出,如果華府和布魯塞爾當局準備與中國進行全面冷戰,將與歐洲選民的意見相悖,「歐洲公眾認為有一場新的冷戰,但他們不想與它扯上任何關係」。

2021年6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美國與歐盟峰會(AP)
2021年6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美國與歐盟峰會(AP)

美中讓歐盟知道:你不可能兩邊討好

歐盟試圖在美國與中國的爭端之中尋找平衡點,落得兩邊不討好。對此德國《世界報》(Die Welt)主編蓋格(Klaus Geiger)撰文指出,美國撇開歐盟,只與英國、澳洲組成新印太戰略聯盟「AUKUS」,讓法國痛失約新台幣1兆8558億元的柴電潛艦合約,即是美國對歐盟大國的表態。 (相關報導: 「美國重返CPTPP,比核潛艦更具威力!」湯馬斯・佛里曼:不該把影響中國最有效的工具拱手讓人 更多文章

德國與法國領導人秉持「現實主義」,一起完成了與北京的「歐中投資協定」談判,當時拜登已經當選美國總統,但是還沒有正式上任。蓋格認為,歐洲無視美國政府的行為,就已經破壞了大西洋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