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人成天偷懶、住家裡,卻嚷著「不想過父母的平庸人生」她打臉:父母那樣,是因為你太廢

不想過父母的人生?很有態度!前提是不要當寄生蟲!(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隔壁家的阿寶,長得圓圓胖胖,福氣討喜,也很能聊。這個假日,我在早餐店和他同桌,他剛下班,正在低頭滑手機看武俠小說,每隔5秒鐘,大拇指就滑一下,表示已經有半頁看完,我在內心暗暗驚歎,幾乎是一目十行,怎麼做到的?

「我小時候學過速讀,最高紀錄是一天看三本。」

「三本!你怎麼有時間看?」

「所以才選大夜班,客人少,沒事做,就看小說。」

不是「殺時間」,是「殺自己」

這種選擇職業的標準,已經夠教我驚詫不已,再聽底下的話,我更是為之語塞,只見阿寶兩手一攤,百無聊賴的說:「時間太多,不知道做什麼才好,就殺時間呀,我現在最擔心的一件事,所有武俠小說都看完了,到時候不知道怎麼辦!」

一個25歲的年輕人,一天24小時,覺得時間太多,只好拼命殺時間,他以為時間是摸不著的東西,殺了就殺了,不會流血,不會痛,更何況後面還有一大把時間等著揮霍,再多殺幾個又如何!阿寶是時間的暴發戶,從來不去體會,時間等於生命,殺時間就是殺生命,他正在一分一秒的殺掉自己。

我是職業婦女,時間的一級貧戶,工作與家庭兩頭奔波,早上一張開眼,就有忙不完的事情等著,一天24小時根本不夠用,小器得很,深怕浪費了,行程排滿滿,用小時切割,這個小時做這件事,下個小時做那件事,過日子像急行軍似的。阿寶聽了之後,惋惜地說:「你和我媽媽一樣很可憐,都沒有好好享受人生。」

父母那樣過人生,還不就是因為你!

接著,阿寶告訴我, 他的同學都跟他一樣,只想找一份簡單的工作,薪水不高沒關係,就是不要有壓力,可以準時下班,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生活。反觀父母,辛苦打拼一輩子也不過如此,沒有自己,沒有享受,還整天抱怨錢不夠用,罵小孩不爭氣,一點都不快樂。他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快樂,如果不快樂,努力上進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他們的共同想法就是--「父母那樣的人生,不是我們要過的!」

說真的,這句話有打動我,因為我也不想像母親那樣過完一生。母親一生勞苦,養大子女,到老時落得病痛纏身,子女的選擇與際遇也未必一如她的盼望,都一把年紀了,還操心這操心那,沒有一天是省心的。不想重複父母走過的來時路,想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這種心情我也有,總是覺得要多愛自己一些、多對自己好一點,這一輩子才值!

哪裡知道,阿寶一聽到我的慨歎,竟然像是找到知音似的,開心的說:「阿姨,我們是一樣的人,都不想過父母那樣的人生!」頓時,我有一種重重被甩了一巴掌的受辱感,馬上臉一拉,正色的跟阿寶說:「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差很多!」

我們一樣的地方,是都想要主導自己的人生,擁有自由,擁有選擇。不一樣的地方是,阿寶靠父母的庇蔭,住父母的、用父母的,才敢對著這個世界大聲地說,不要過父母那樣的人生;我是靠自己的努力,住自己的,花自己的,才能理直氣壯地說,不要過父母那樣的人生。一個厚臉皮,一個有志氣,當然差很多! (相關報導: 台灣那麼血汗,為何還是有人看見希望?28K在台北活不下去,八年級生意外找到鬼島求生真理! 更多文章

不敢獨立生活,擔心好日子不再

說得再難聽點,阿寶看似有一份工作,卻從未打算自給自足,獨立生活,有如一隻藏得很深的寄生蟲,寄生在宿主的人生裡,分食資源。父母的血被他們吸乾,落得生活貧乏蒼白的窘境,不得不一把年紀還要不辭辛苦工作,維持家庭的運作不致中斷,他竟是渾然不知反省,回過頭來嘲笑宿主的努力上進最終不過是一場空,而自己每天滑手機殺時間,卻認為是更進化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