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在美國當地時間6日抵達佛羅里達州,與新科美國總統川普首度進行「川習會」,這場世界前2大經濟體領導人會面舉世關注,其中北韓問題將是會談重點,因為川普曾指責中國「沒幫上忙」,而中國可能以同意合作施壓北韓,換取中美經貿議題上達成共識。
另外,台灣問題也為這次「川習會」帶來不確定性,因為川普當選後打破慣例,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之後又說可能改變「一中」政策,但2月與習近平通電話後,川普重申遵行「一中」政策,且白宮發布的聲明強調,這是「應習近平要求」,因此對川普而言,他已經滿足中國要求,而中國必須給予回報。
With China’s Xi at Mar-a-Lago, will Trump forget Taiwan? https://t.co/oeQ6e7hreL
— Pierre-Yves Baubry (@pybaubry) 2017年4月5日
台灣問題恐成「不定時炸彈」
對於外界猜測,習近平可能會要求川普再度保證「一中」原則,甚至加碼要求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白宮高階官員則回應,美國的「一中」是基於中美3個聯合公報,以及台灣關係法,「這是美國長久以來的政策,(川普)總統也已重申過,不認為會有任何偏離軌道的狀況」。
不過川普向來不按牌理出牌,香港嶺南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張寶輝向《紐約時報》表示,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能否讓川普再次承諾遵守「一中」也沒有十足把握,「『一中』議題未必已成定局,問題在於能相信川普嗎?『一中』從來就不是不可改變的政策,川普比任何人都更懂得討價還價」。
Trump's Xi summit tests his promise to win on trade and North Korea https://t.co/fbSup52wqz pic.twitter.com/50b0XaVTlc
— Bloomberg Politics (@bpolitics) 2017年4月6日
中國可能擴大對美基礎建設投資
由於川普早在競選期間,就不斷抨擊中國,不僅指控中國操控匯率,還把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列為政見之一,甚至指責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等同被中國「性侵」,因此中美經貿議題勢必成為這次「川習會」焦點之一,《金融時報》稱,為了緩和川普對中國的敵視態度,習近平可能會答應擴大對美國基礎建設的投資計劃。
修建基礎建設是川普的競選承諾之一,中國擴大對美國基礎建設的投機,看起來似乎是雙贏局面,但中國都是透過國營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方案,此舉對美國而言極具政治企圖,因此不太可能接受;像是日本電子大廠「東芝」因假帳醜聞而業績暴跌,連帶影響經營的美國核電公司「西屋電子」(Westinghouse)在今年3月申請破產保護,美國正積極尋找買家,就是為了避免被中國買下。
Trump still likely to label Beijing a ‘currency manipulator’ after Xi talks https://t.co/bmiBOLbMvC pic.twitter.com/ZucrdTOnOp
— SCMP News (@SCMP_News) 2017年4月5日
另外,川普也曾揚言要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物課徵高額關稅,但他先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坦言,不會在這次會談提到關稅議題,而《紐約時報》引述中國官員說法稱,習近平有信心阻止川普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以及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但若美國這麼做,中國也有反制方案,包括不再從美國進口穀物,轉為向法國空中巴士購買飛機,以及限制美國微晶片和手機在中國銷售。
'Clock has run out' on North Korea warns White House as Trump's Mar-a-Lago summit with China's Xi Jinping to be dominated by crisis over Kim pic.twitter.com/TkRomXbGBT
— TRUMP 24/7 (@MichaelDelauzon) 2017年4月5日
做個樣子 中國可能承諾施壓北韓
北韓問題也是這次「川習會」的核心議題,川普先前曾指責中國作為北韓最親密的盟邦,卻在北韓問題上「沒幫上忙」,暗指中國讓北韓恣意妄為不斷進行核試爆,而在「川習會」登場前夕,北韓5日又進行飛彈試射,挑釁意味濃厚,而中國為了在經貿議題上達成共識,可能會做出承諾,同意與美國合作施壓北韓。 (相關報導: 台灣是川普與習近平的談判籌碼嗎?白宮:不會以對台軍售交換中國合作對付北韓 | 更多文章 )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時殷弘告訴《紐約時報》,習近平只會做出模糊的承諾,不會有具體的「施壓辦法」,主因是中國必須堅守戰略底線,北韓必須以「緩衝區」的模式繼續存在,不能讓美國的勢力擴張至整個朝鮮半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