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觀點:G for Gambler─一個貪婪、說謊成性的賭徒

即使聲譽受損,生性貪婪的川普,因為川粉的輕信厚愛,仍然可能再賭一把。圖為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川普金身塑像吸引眾多川粉膜拜(AP)

我們選擇Gambler(賭徒)作為G字母的代表,當然和他過去身為地產大亨在的賭博性投資行為有關,另外他經營賭場泰姬瑪哈陵(Taj Mahal)也讓他和賭博脫不了關係。在從政之後,川普仍然不改他賭博的個性。這篇出自於英國《衛報週刊》(Inside Guardian Weekly)二○二○年五月的封面文章,討論川普在美國疫情仍然嚴重的情況下(當時染疫人數超過一百三十萬,死亡人數高達八萬人),決定要解除封鎖、開放經濟活動,原因無它,因為川普認為經濟是他競選連任的強項,不願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讓他輸掉白宮。故此,川普當然要賭下美國人的生命,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

日本的英文報紙《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二○一八年八月的一篇評論,則是針對川普在外交方面的賭博而來。這篇評論的作者是前蘇聯總理、修正主義代表人物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e)的孫女、在美國拿到博士並任教的赫魯雪娃(Nina Khrushcheva),因此對於川普與普汀高峰會的弱勢表現,作出強烈的批判,應在預料之中。她主張川普不應對普汀低頭,賭上美國的國際聲望。赫魯雪娃認為過去川普這個輸家是拿別人的錢來賭博,但當他是美國總統時,川普會賭上更寶貴的資產,並且在他離開白宮後,美國不知道還有多少的國際信用可言。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的一篇文章,對賭徒的描述非常生動。作者佛格森(Niall Ferguson)是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他介紹歐洲小說中的三種賭徒類別:賭博成癮、有強迫性賭博傾向的賭徒(compulsive gambler)、精於計算、不隨便下注的賭徒(master speculator)、和介於兩者之間有輸有贏、僅享受賭博樂趣,並沒有想到一夜致富。川普屬於第三類型的賭徒,他並沒有將父親留給他的財富賭掉,但也沒有將其轉變成巨富。在這篇文章刊登時的二○二○年三月,川普的賭博是美國因COVID-19而死亡的人數將會達到四萬人,大致和每年因流感而死亡的人數。不過,佛格森研究員認為川普這個評估,並非第二類賭徒精於計算下的賭博,而是完全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評估,而他賭上的是美國人的性命。 (相關報導: 鄧聿文觀點:美國難以在東亞撐起抗中聯盟 更多文章

威斯康辛州州眾議員邁爾斯(LaKeshia N. Myers)在《密爾瓦基信使報》(Milwaukee Courier)的文章標題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總統:賭徒」(Our President: The Gambler)。她引用著名鄉村歌手羅傑斯(Kenny Rogers)名曲「賭徒」(The Gambler)非常熟悉的副歌:

You got to know when to hold 'em, know when to fold 'em你要知道什麼時候握住它們,知道什麼時候放棄它們

Know when to walk away and know when to run知道什麼時候該走開,什麼時候該跑You never count your money when you're sittin' at the table坐在桌旁時,你永遠不會數錢There'll be time enough for countin' when the dealing's done交易完成後,將有足夠的時間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