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逾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但水價負擔率卻是全球第2低;去年全球電力消耗普遍減少,台灣的電力消耗則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且台灣電價為全球第4低,已連續3年凍漲。針對水電價格問題,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
台達電於1971年以製造電視線圈起家,50年來從新北市新莊一家15人的小工廠,成長為全球電源供應器的霸主,營運遍及五大洲,員工逾8萬人。創立初期,營業額僅新台幣200萬元,去年突破2800億元,市值一度突破8000億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譽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在眾多企業中,台達電把「環保、節能、愛地球」做為企業的經營使命。台達日前宣布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為台灣高科技製造業中,首家承諾2030年全球廠辦達到百分之百使用綠能與碳中和的目標。

高齡85的鄭崇華回憶,從中學開始,就對地球及宇宙充滿好奇,物理是他最感興趣的學科。1949年,因為國共內戰爆發、家鄉學校停課,鄭崇華跟隨舅父離開福建北部的家鄉,輾轉到了台灣,進入台中一中就讀初二,在漫長的寒暑假,學校同學們大多回家了,校園空蕩蕩的。
愛看星星的少年成為環保企業家
求學時期,鄭崇華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晚上,一個人坐在學校的大操場上,望著天空的月亮與數不清的星星,有時候還可以看到流星。「當時我腦海中浮現出許多問題,到底宇宙有多大?有多少星星?太陽與地球什麼時候誕生的?還能存在多久?」
「太陽系誕生至今大約是46億年,工業發展至今,跟46億年相比,只是一轉瞬而已。」鄭崇華指出,「但人類從事的各種活動,大量地耗用及浪費自然資源,造成能源短缺,而且破壞了原來的生態平衡及自然環境,污染了空氣跟水,毒害了自己與地球的其他生物,使得某些地區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甚至因為溫室效應的加劇,改變了地球的氣候。」
他強調,「20世紀末,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人類因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導致過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層中,造成了地球暖化。」

「節能、提升能源效率 比蓋電廠更重要」
「節能、提升能源效率,比興建電廠更重要。」鄭崇華說,「企業除了追求成長與利潤,更應該把資源放在對人類生活及社會有貢獻的產品開發,今天工業的發展,造成資源的損耗、自然環境的污染、生態的破壞等等,已經開始危及人類及其它生物的生存,我們必須正視地球暖化所帶來的環境衝擊。」
台達創立初期,從電視零組件做起,鄭崇華指出,「那個年代台灣經濟與工業蓬勃發展,用電量每年增加,供電吃緊,有時甚至輪流停電。我認為應該改用效率更高的交換式電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才是快速的解決方法。」 (相關報導: 重磅專訪2》從一文不名到企業市值突破8000億 鄭崇華這樣打造貴人運 | 更多文章 )
台達從1980年代開始投入開發輕薄短小、效率更高的交換式電源,並同時訂下「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到了2000年,台達生產的所有電源產品效率都超過90%。自2010年到2019年,台達電源產品共為全球客戶節省約314億度電,等於減少1674萬公噸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