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颳起一股枇杷膏搶購旋風,且即使一罐價格飆升到70美金(2千多台幣)仍供不應求!而爆紅關鍵,就在於美國人發現,形似感冒糖漿的枇杷膏不僅沒有印象中的中藥苦味,止咳功效更超乎預期。但枇杷膏真有這麼神奇?人人都適合食用食用嗎?且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枇杷膏是止咳聖品?僅適用「風熱型感冒」
吳明珠中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市售枇杷膏的主成分為,川貝母、枇杷葉、南沙參、款冬花,取其潤肺、給呼吸道補水的作用。同時,加入茯苓、化橘紅、法半夏、瓜蔞子、遠志等能化痰止咳的藥材;並搭配桔梗、五味子、苦杏仁、生薑、甘草、杏仁水、薄荷腦,以及蜂蜜、麥芽糖、糖漿等輔料而成。
中醫認為痰是濕氣的代謝失調,脾又主濕氣的運化,而痰多也會阻滯人體氣機的上下,因此,茯苓與化橘紅是祛痰常用的配伍藥對。南沙參養陰清肺,可緩解聲音嘶啞。桔梗化痰利咽,宣開肺氣,引藥入肺經,薄荷腦祛風利咽。加上其他止咳化痰平喘藥物一起,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生津補氣,調心降火之功。可用於傷風咳嗽、痰稠、痰多氣喘、咽喉乾癢及聲音嘶啞等症。
而去年冬天美國盛行的流感,恰巧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傷風感冒,中醫又稱為「風熱型感冒」,常見症狀為肺熱、痰熱;川貝枇杷膏的涼潤、止咳、平喘功效正好適用。而在上述因緣際會下,也就使得滋味有別傳統中草藥、香甜好入口的枇杷膏風靡美國。
枇杷膏止咳啵棒?吳明珠:6類體質喝錯大NG!
不過,吳明珠中醫師也提醒,雖然枇杷膏使用方便、滋味爽口。但若非上述「風熱型感冒」者,服用太多反而可能因此生痰,甚至加劇不適。其強調,雖然枇杷膏香甜好吃,但畢竟還是藥的一種,而是藥三分毒,因此枇杷膏並非人人都適用。
若使用錯誤,不僅無法有效舒緩咳嗽不適,還可能使症狀「雪上加霜」,越演越烈。尤其是,以下6類體質者,更不建議任意攝取、服用,最好還是諮詢中醫師建議為佳:
第1類/風寒感冒:
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吐白痰、流清涕、舌苔薄白者。若食用性質過於涼潤的枇杷膏,不僅無助緩解症狀,更可能因此加劇不適。
第2類/脾濕&痰濕體質:
體內代謝能力差、容易水腫,常感四肢沉重無力、大便稀軟的脾濕、痰濕體質者也應避免服用。以免在性質微寒的川貝、枇杷葉,與甜膩助濕的蜂蜜影響下,咳嗽症狀恐越來越嚴重。
第3類/糖尿病病友:
另外,市售枇杷膏為讓滋味更香甜,吸引消費者購買,除了提升蜂蜜的比重外,往往有額外添加麥芽糖、糖漿等輔料提味的疑慮。因此,即便糖友符合吃枇杷膏的適應症,為防止服用過量造成血糖飆升,在劑量、份數的拿捏上要特別當心。
第4類/生理期間:
女性生理期期間也要適量食用,不要吃太多,才不會因太涼、太潤,而使腹瀉、軟便,甚至月經量變少等問題找上門。 (相關報導: 沒感冒卻噴嚏鼻水不停?家中毛孩癢翻天?小心百萬塵蟎大軍在身邊! | 更多文章 )
第5類/懷孕&哺乳媽咪:
孕婦、哺乳媽咪只要對症也可以適度服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媽咪有妊娠糖尿病,在使用劑量上也要嚴格控制,以免造成血糖快速上升。至於,哺乳媽咪也要留意服用量,才不會因攝取性質偏涼的方劑,導致嬰兒腹瀉、腹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