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第一個工作就被開除!:《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那些我們從犯錯中學到的成長筆記》選摘(1)

踏入新辦公室的那一刻,我彷彿回到了家。那裡的工作環境完全是以栽培員工、幫助員工成長為主,當時我心想:「我願意永遠待在這家公司。」(圖Joseph Nicolia@flickr)

蘿拉.陶比〈Laurel Touby〉創立了最成功的出版人社交網站「媒體小酒館」〈Mediabistro.com〉。我們在曼哈頓的一家星巴克,陶比聽到她是我為本書採訪的第一個人時,跟我說:「別緊張!」,還幫我檢查錄音機是否確定開啟,接著她稍微往前坐,確保錄音音量夠大。陶比帶來的照片中,看得到她經常在知名派對上披著顏色鮮豔的羽毛圍巾,她外貌搶眼、說話直率,完全沒有弦外之音。我原以為和她面對面交談會很緊張,沒想到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她的坦率讓我全程都很放鬆。

「媒體小酒館」網站提供許多寶貴實用的資訊,包括如何行銷平面和數位內容、線上課程、出版工作機會等。網站創立於1994 年,當時陶比和朋友舉辦了一場派對,為了結識其他新聞工作者,減輕特約記者們平時生活上的孤立感。後來派對經常舉行,而且名氣愈來愈大,還衍生出一份電子報〈當時電子郵件才剛興起〉,孕育出後來的「媒體小酒館」。陶比在2007 年以2,300 萬美元賣掉網站,現在則以各種方式支持新創企業。

我念書都是我爺爺付學費,這是我的一大優勢,讓我可以沒有貸款負擔,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不過,爺爺想要我選擇能錢賺的工作,他說:「一定要找待遇好、能照顧妳的公司。」這是那年代大部人的心態:讓公司照顧你的生活。我接受了。

大學畢業後我搬到紐約,只認識一個人。沒有家人和朋友支持,我經常覺得很焦慮,雖然在當時全球最大的揚雅廣告公司〈Young & Rubicam〉找到媒體企劃工作,我仍然覺得自己每天好像緊緊攀在岩壁上,死命想保住飯碗。那樣的心境讓我更是無法承受那一次差點被開除的事件。

我認為自己工作表現很好,也很認真學習,經常加班到很晚,甚至週末還會進公司加班,完成被交辦的工作。跟許多人一樣,我以為績效評量只看工作表現,殊不知我的社交行為也在評量範圍內,包括我在休息時間的行為舉止。

在茶水間或午餐時,我很愛說笑、不太拘束、喜歡講真心話、開玩笑,我總是率直地展現真實的自我,把那個有點前衛、不在乎傳統禮數的我,毫不掩飾地攤在陽光底下。

大約一個月後,主管把我叫進辦公室,要我在她辦公桌對面的椅子坐下。我坐了下來,心想她大概是要稱讚我的工作表現,沒想到主管表情嚴肅地說:「蘿拉,我們要把妳列入觀察名單。」

「列入觀察名單?什麼意思?」我問主管說,公司有觀察員工行為的制度,在觀察名單上的員工不會立刻被開除,但會被警告,讓他們有時間改進,讓主管繼續評估表現,再做最後決定。

我聽完震驚到不行,腦中只剩「開除」二字不斷迴盪。「開除?為什麼?」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滑了下來。我一向以自己為傲,這個消息讓我非常不解:「我不懂,我有什麼問題嗎?」

主管說這跟工作完全無關,而是有幾個同事跟她打小報告,說我為人「刻薄」。我含著眼淚笑了出來,難以置信地問:「刻薄?我說了什麼刻薄的話了?」 (相關報導: 在美美咖啡店辦公再也不是夢!日當辦公室、夜開餐廳,值得借鏡的最強空間利用 更多文章

她轉述了幾句我說過的「刻薄言論」。我解釋,那些只不過是我在影印機前排隊、或在洗手間對著鏡子補妝時開的小玩笑,第一次進入職場工作,我只是笨拙地想跟同事打交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