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什麼就輸什麼!國民黨在台灣選戰接連吞敗,未來發展各界關注

20220108-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至顏寬恒競選總部加油打氣。(蔡親傑攝)

台灣周日舉行的兩場選舉結果,被視為對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的沈重打擊,但部分專家認為,國民黨接連的選戰挫敗,並不能作為2022年底地方選舉的指標,因為台灣的地方派系仍有一定的社會動員力。

台灣周日 (1月9日) 在台北與台中分別舉行了兩場選舉,一場是台北中正萬華區對無黨籍立委林昶佐的罷免案,另一場則是台中市第2選區在前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被罷免後所舉辦的立委補選。最終,民進黨在台中派出來的前立委林靜儀順利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重返立法院,而林昶佐的罷免案也因同意票未超過門檻,讓罷免案未能過關。

選舉結果出爐後,不少觀察人士都認為這是繼上個月的公投後,台灣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又一次遭遇選舉挫敗。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並未在選後第一時間出席記者會,僅由國民黨發言人代為出面一事,也受到各界批評。直到周一 (1月10日) 上午,朱立倫才對選舉結果發言,稱「任何失敗都一肩扛起」。

朱立倫說,周日台中立委補選的選戰結果代表國民黨要更努力,爭取更多中間選民丶淺藍選民及年輕人的認同,讓他們願意站出來。他強調:「每天沉浸在彼此互相指責丶攻擊,並不能解決問題。」

台灣無黨籍的立法委員林昶佐周日躲過了被罷免的命運。

國民黨下一步為何?

各界關注,在連續輸掉公投、補選跟罷免的選戰後,這些結果會如何影響國民黨2022年底地方選舉的選情。

對此,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南樂 (Lev Nachman) 向德國之聲表示,雖然公投與林昶佐的罷免案都是在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在任時所發起的,但國民黨連續在公投丶罷免跟補選中都失利,意味著朱立倫在剩下的任期中會遇到很多困難。

他說:「國民黨內部的發展接下來會有幾個可能性。一個是內部成員認為在江啟臣任內發起的這些選舉都結束之後,朱立倫便能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他們在年底地方選舉的情勢或許也會好轉。另一個是,國民黨內部成員認為近期的選舉結果似乎顯示該黨不確定自己的下一步在哪。」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的助理教授陳方隅則向德國之聲表示,透過近期的選舉結果去預測國民黨在年底地方選舉中的表現還太早,但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是朱立倫跟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及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之間的互動。

他說:「很顯然大家都比較在意朱立倫跟韓國瑜與侯友宜之間的關係。侯友宜現在變成像是國民黨內的希望所在,但大家也不見得想讓侯友宜上來,所以也會有一些相互制衡的動作。現在就是看朱立倫跟韓國瑜的互動。」

台中補選:國民黨地方勢力受挫

周日的兩場區域選舉,也分別點出了國民黨在地方上所遇到的困境、以及選舉策略上的失誤。

南樂向德國之聲表示,台中立委補選為國民黨增添了新的一記敗筆,因為國民黨去年罷免前立委陳柏惟後,反而動員了支持民進黨的選民,也讓該地區成為各界的焦點。

他說:「盡管國民黨成功罷免了陳柏惟,但他們最終仍是輸了這個地區的立委席次。反觀,民進黨的氣勢則比去年罷免案通過時來得更強。」 (相關報導: 「自體免疫疾病」全球病患暴增!英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與西方速食文化有高度相關 更多文章

事實上,在這次台中的立委補選中,林靜儀在台中第二選區轄內的五個區都拿下最高票,在得票率上,林靜儀也以51.83%贏過顏寬恒的47.25%。顏寬恒來自當地國民黨地方派系家族顏家,在選舉前遭台灣媒體爆出多項醜聞。南樂指出,民進黨之所以贏得台中補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成功將顏家在當地長期經營的歷史搬到台面上,而他認為這個策略超乎了國民黨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