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不該成為製造差異與苦難的源頭」基督教牧師挺同婚

憲法法庭24日討論同婚議題,基督牧師也提出意見書,支持婚姻平權。(資料照,陳明仁攝)

憲法法庭將於明(24)日針對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進行討論,各界民間團體都提出意見書表達對婚姻平權的支持。退休神學院教授陳南州牧師等8人,也以「信養的公眾性」、「同性戀者的信仰地位」、「他國基督教派逐漸接納同志的歷程」、「宗教自由的邊界」四方面,對婚姻平權進行討論,他們認為基督教信仰與婚姻平權,不僅不相違背,信仰更能成為爭取平權的力量。

宗教信仰影響甚鉅 但並不真正反同

申請書中提到,基督教不是一個只求標準答案和簡單對錯的信仰,並且在聖經中明確提到「同性性行爲」的經文僅有7處,占整本聖經的萬分之一,但這7處經文的背景都與「異教崇拜」、「掌權者的暴虐」和「不公平與違反意願的性」有關,並非真正反對同性戀。且許多當代議題在聖經中都沒有明文指引,只能根據信仰的原則、精神,摸索出當代的信仰之路。

婚姻平權爭取的不是特權,陳南州呼籲基督徒以愛包容,讓相愛的人有自由,與免於恐懼的法律保護。

「法律不該為偏見服務」信仰應成為社會改革的力量

意見書中表示,宗教信仰對人價值觀影響巨大,在任何公共討論中都不可能完全排除。婚姻平權與憲法中的平等權,也是基督教所關心的。法律所保障的是道德的最低限度,無法帶來愛,卻能成全愛。每次討論同性戀者,都不應該當作一個議題,而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並表示,信仰與人權並不互相衝突、對立,也不應犧牲其中一者來成全另一方。 (相關報導: 「同性戀不是病態」祁家威提同婚釋憲案:為何對的人不能作對的事 更多文章

意見書結語提到,同志神學、酷兒神學等等是現代發展而來的信仰,也是一條重新面對、貼近福音的途徑,有這些映照與反省,信仰才能變得更清晰鮮活。他們希望透過意見書向大眾表白:綜教信仰不一定是保守、迂腐、反人權的,反而應該成為參與、推動社會改革的力量來源。也希望將基督教的善意帶給過去曾經因為宗教信仰被錯待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