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蔡通話」其實是意外?新書揭內幕:薛瑞福趁亂排進電話號碼,川普後來向習近平承諾「不再接台灣電話」

2016年底,當時還是美國候任總統的川普曾與我國總統蔡英文通話,引發國際高度關注。(翻攝Youtube)

已經卸任的川普被許多人視為「對台灣最友善的美國總統」,不但積極發展與台灣的雙邊關係,在習近平顯露統一野心之際,更成為台灣重要的後盾。尤其他在2016年以總統當選人身分,與我國總統蔡英文的「川蔡通話」,更創下台美關係首例。不過《華盛頓郵報》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在這個月出版的新書《天下大亂》(Chaos Under Heaven,暫譯)中指出,「川蔡通話」其實是一場意外。

按照羅金的採訪結果,「川蔡通話」只是川普沒想清楚利弊得失之下的一次莽撞決定,三個月後他就在「川習通話」中對習近平保證「不會再犯」。而川普在兩岸領導人之間的反覆無常,也是美國過去4年混亂中國政策的開端。

2016年12月2日「川蔡通話」,蔡英文總統由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及外交部長李大維陪同,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通話(總統府)
2016年12月2日「川蔡通話」,蔡英文總統由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及外交部長李大維陪同,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通話(總統府)

羅金在書中指出,華盛頓和台北的任何互動都是北京抗議的理由,何況是最高領導人這個層級的接觸。2016年11月8日跌破所有人眼鏡當選總統的川普,卻從一開始就明目張膽地激怒了北京。不過問題是,沒人知道為什麼。如果這原本就是計畫的一部分,那麼代表川普從一開始就想跟中國擺出戰鬥姿態;但如果這是一場意外,那麼川普激怒北京的意義也就完全不同。羅金表示,中國領導人不可能知道這確實是計畫的一環,只不過這並不是川普的計畫。

羅金強調,雖然根據白宮發布的新聞稿,是當時還是總統當選人的川普接聽了台灣總統的電話。當時輿論大多認為,要麼未來的新總統是一個魯莽的中國鷹派,否則他就是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超級新人。但川普到底在2016年12月2日這天是怎麼跟蔡英文通上電話的,即使是川普身邊的親信也有不同說法。不過沒有爭議的是,「川蔡通話」在川普政府的美中關係早期確實造成重大問題,但川普的最終處置卻是向習近平讓步,並且以此作為兩人構築關係的重要基礎。

羅金指出,川普治下的白宮就像是日本電影《羅生門》,或者是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因為所有轉述事實的人都相信自己說的是真話,但他們所說出的故事卻又大相徑庭。就2016年底的「川蔡通話」來說, 這個故事最經常被報導的白宮官方版本,其實也是知情者最不相信的版本。由於它看似合理,當時又有太多其他醜聞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力,以至沒人去尋找事實的真相。

根據當時《紐約時報》與各家媒體的常見說法,前聯邦參議員杜爾(Bob Dole)是「川蔡通話」的牽線人,因為他的律師事務所Alston & Bird每年接受台灣政府28萬美元的報酬,經過長達六個月的幕後遊說,終於在台灣與美國高層的幕僚之間建立關係。不過羅金親自採訪後發現,川普競選團隊與台灣政府的真正牽頭人,其實是後來出任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的薛瑞福(Randy Schriver)。 (相關報導: 2034年美國與中國開戰? 前北約最高指揮官警告:強權的傲慢會帶來災難 更多文章

羅金指出,當時擔任華府智庫「2049 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台灣政府提供部分資金)主席的薛瑞福,找上他在國務院交接小組的一個朋友幫忙,將蔡英文的電話塞進了川普的聯絡電話清單,然後這份清單又被送進了紐約的川普大廈。川普在12月2日那天不停的跟國外政要通話,一直打到了聯絡清單上的最後一個:台灣。白宮內部人士透露,在政權交接期間局面非常混亂,以致於沒有人能夠及時阻止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