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財經學者艾柏特·卡瓦羅實證探討近年美國總經新趨勢「亞馬遜效應」,國際智慧電商亞馬遜與阿里巴巴採用多重管道的即時定價演算模型,有效快速決定普遍社會大眾消費產品的零售價格調整幅度,當今線上消費已佔去總合消費的絕大部份,零售價格平均調整週期則由超過半年,大幅降至未達四個月。對於國際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決策當局,零售價格調整機制與速率同時影響通貨膨脹的動態起伏變化,亞馬遜效應清楚反映數位資訊時代的總經均衡新常態,總經衝擊有效強化零售價格調整機制,促進更加頻繁的零售價格調整過程。
此實證研究直接破除名目價格僵固的基本原理,普遍賣家可以輕易迅速調整零售價格,即時回應總經供需的演變過渡程序,對於央行貨幣政策,就業市場摩擦、資訊不對稱、忽視價格調整的消費行為實屬短期效應,實證結果違反新興凱因斯學派堅持強調的反向菲利浦曲線,通膨率與失業率兩者是否呈現短期取捨抵換關係,此項要點尚待商榷。當今數位資訊時代,頻繁零售價格調整可以加速趨近美國總經長期穩定狀態,間接符合傅瑞曼與盧卡斯畢生研究精華強調的貨幣中立性質。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讚賞當今總經榮景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最近公開表示,總經循環相對繁榮,消費投資水準逐步上揚,就業市場強勁,全國失業率低於百分之四,創下十年最低失業率,對應今年第二季全國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四,預計全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三,有望順利融通美國預算赤字與國家負債。此外,美國通貨膨脹率維持百分之二左右,美國聯準會已於九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議進行今年第三次升息,今年底預計進行第四次升息,有效避免總經過熱,徹底抑制通貨膨脹與金融信用供給過度成長。高就業與低通膨雖然符合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的雙重總經政策目標,數名美國聯準會投票委員仍然對於總經成長維穩政策表達適度疑虞,當前總經數據反映相當罕見圓滿的勁揚趨勢。
(相關報導:
楊建銘專欄:人工智慧與1%問題
|
更多文章
)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AP)
蘋果與亞馬遜首先成為市值破兆美元的國際科技企業
科技發展容易導致貧富差距漸趨懸殊
法裔經濟學者湯瑪斯·皮凱提與美國柏克萊經濟教授伊曼紐爾·賽斯共同發表今年的世界經濟失衡報告,其中明確指出美國財富金字塔頂尖百分比的富人佔去超過全美百分之二十的總合所得,美國財富金字塔底端百分之五十的中產階級只佔未達全美百分之十的總合所得,相較八0 年代貧富差距漸趨懸殊,此總經失衡現象無法完全反映各種社經階層專業技能或就業優勢的相對差異。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顧問的諾貝爾得主史提格勒茲講座教授表示,美國數家國際創新企業已屬具備高度市占率而獨占壟斷的科技巨頭,這些科技巨頭長期大量投資專利技術與註冊商標等等智權,善加運用實施資訊通信、社群媒體、生化科技的獨家技術,建構堅韌的競爭優勢,造成當前財富所得不平等的總經失衡結構,家喻戶曉的企業案例包含臉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網飛、推特等等〔Facebook, Apple, Microsoft, Google, Amazon, Netflix, and Twitter (FAMGANT)〕,醫藥生技產業的科技巨頭包含嬌生、默克、輝瑞等等〔Johnson& Johnson, Merck, and Pfizer etc〕,資訊電信領域的科技巨頭則包含威訊無線、貝爾行動、斯普林特、德式電信移動〔Verizon, AT&T, Sprint, and T-Mobile〕。這些科技企業極可能遭受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律調查,深度檢驗相關獨占壟斷行為是否破壞優質良性的市場競爭生態,甚或嚴重影響普遍社會大眾的消費權益與質量優化進展。
(相關報導:
楊建銘專欄:人工智慧與1%問題
|
更多文章
)
亞馬遜的管理方式成為研究主題,却也常成為爭議。(圖/Bossi, CC BY-SA 2.0)
川普總統公開警示美國科技巨頭需要遵循法治原則
近期川普總統公開批評美國主要科技企業,強調這些企業需要遵循相關法令,針對谷歌網路搜尋引擎,川普總統抨擊谷歌具有嚴重政黨偏見,傳聞谷歌廣泛提供彭博財經新聞網絡、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路透社、華盛頓郵報〔Bloomberg, New York Times, TIME, Reuters, and Washington Post etc〕自由派新聞媒體過度網路搜尋篇幅空間,另外,對於福斯、富比世、華爾街日報、國家回顧〔Fox, Forbes, Wall Street Journal, and National Review etc〕保守派新聞媒體,谷歌似乎刻意調降後者的網路搜尋排序。由於谷歌網路搜尋引擎目前已掌握美國超過九成的網路搜尋流量,川普總統強烈批評谷歌遊走法律邊緣,已然獨占壟斷全美網路搜尋市場,嚴重違反同業競爭法律原則,排除微軟、雅虎、百度等等〔Bing, Yahoo, or Baidu〕其他網路搜尋服務提供者,另外蘋果與亞馬遜皆已相繼獨占壟斷智慧手機應用程式與電子商務金流的關鍵市場,有鑑於此,許多市場評論家預估,未來谷歌、蘋果、亞馬遜等等的科技企業可能面臨美國政府反托拉斯法律訴訟〔antitrust lawsuits〕。
今年夏天臉書創辦人祖克柏透過詳細的國會聽證,對於劍橋分析事件引發用戶隱私保障的相關問題,提出官方正式的解釋說明,其後推特創辦人與執行長也進行國會聽證,相關科技個股則相繼大幅下跌。對於這些社群網絡平台企業,川普政府需要適度監督社群媒體與網路搜尋服務企業,同時可能需要分割主要事業群,徹底減低科技市場獨占壟斷的負面失衡影響。這些科技巨頭已建構高度市場進入障礙,川普政府需要將其數位內容策展服務重新定義歸類,將來谷歌、臉書、推特〔Google, Facebook, and Twitter〕可能面臨類似新聞媒體競業標準的法律監理規則,這些法規有益於杜絕假新聞與政黨偏見,同時避免外國不當干預美國政治選舉。
美國總統川普警示科技業者要遵循法治原則。(美聯社)
世界經濟論壇警示人工智慧科技極可能撼動全球金融生態系
本文陳述國際科技發展的總經失衡影響,其中包含科技企業獨占壟斷的潛在風險、貧富差距漸趨懸殊、智慧科技極可能破壞全球金融穩定趨勢,各國政府則需要正視當前科技發展的負面總經衝擊,透過適度金融監理與貨幣財稅刺激政策,有效維持數位資訊時代的總經均衡新常態。
(相關報導:
楊建銘專欄:人工智慧與1%問題
|
更多文章
)
*作者現任香港北林國際精密企業集團策略執行長,曾任美國加州舊金山美國銀行投資組合分析事業群副總裁,並具備美國加州柏克萊商學院金融工程碩士、紐西蘭懷卡托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與學士、台大財經博士研究相關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