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當代的大巫-無垢舞蹈劇場《潮》觀後心得

無垢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排練。(胡一天提供)

無垢舞蹈劇場值得我們文明最高的禮讚。他們是當代的大巫,他們舞蹈中的衝突、感動、尋索與喘息,將一切還原到了被命名之前的姿態,為我們呈現了天地與眾生。世界上大概找不到第二個如此貫通了巫性與人文的舞團了。

二月底,春日方來,空氣仍然濕冷;台北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從前的軍事法庭,「無垢」已經在這裡的一幢樓內排練了一年,年輕的舞者天天從早上8點練起,只今天下午有些不一樣:多了幾10個親友前來觀看排演。我與家母有幸受許景淳老師邀請前來同觀,她這次與無垢合作,配合這部舞劇《潮》來吟唱。

排演是下午2點半開始,但沒有明確的信號或宣布,只成員已在各自的位置坐定,首席舞者趺坐場中央,一位身形纖瘦的女性,筋肉卻極為緊緻,又隱隱現出些許傷痕,而閉著雙眼,神情深沉靜定。場邊鼓手開始以極緩的節奏輕擊鼓面,不知放在哪裡的音響也放出空靈的音樂;場中央的舞者開始隨著音樂搖晃自己的頭顱與身軀,似乎在感應著什麼,如是者良久、良久……於是你知道這不是尋常的表演,他們是真的在讓自己進入某種狀態。終於,鼓聲開始快起來,舞者也搖晃得愈發劇烈,其他人開始動了……

如果你還不認識林麗珍與「無垢舞蹈劇場」,請先去看陳芯宜導演花了十年拍的紀錄片《行者》(2016),其動人心魄,遠甚於近年台灣任何一部劇情片。而如果讓我來介紹,我想,我不要只說「無垢」是個現代舞團,融合了漢族與原住民的風格、民間道教與佛門禪宗的功法,真正消化了西方現代舞的精神而宣展出了東方文明的美感與神思,在歐美特別是法國極受推崇,在台灣本地卻很少人知道……一般大概都會如此介紹,投合我們想像中最夯的那些文化價值,最缺的那些國際讚譽,再努力論證一下他們真的是實至名歸,來讓將信將疑的大家可以得到一點欣慰。

如果我也只這樣講的話,那麼這「無垢」聽起來也就和其他幾個著名的現代舞團沒什麼區別了。更重要的問題是,這些聽起來很體面的文化價值、國際讚譽,「現代」、「禪」、「東西交融」、「翻新傳統」這一套套名堂,和他們舞蹈所想要達到的地步,真的是一回事嗎?內行人都會告訴你不應該是。而我們之所以還是喜歡這樣講,一是為了要向政府與大眾宣傳,二是,他們的藝術與修行,有很多內涵是超越語言和日常概念的,如果硬要描述,要嘛會落入俗套,要嘛會流於玄虛。

我想,連同我在內,大多數人第一次看現代舞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他們在做什麼?」「他想表達什麼?」換句話說,就是「看不懂」。儘管舞者都是真功夫,而且很認真,但我們一般人沒有那個境界,只會更不明白他們是要幹嘛。參考一些藝評人的文章,往往也高來高去,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如果能輕鬆地承認自己看不懂也就算了,但如果你像我一樣,雖也外行,但又有個文科學位,應該要能說得出一套套學問與感悟來,這就麻煩了。 (相關報導: 一周新聞影像》無垢舞團《觀》─為高雄及復航死難者祈福 更多文章

所以我想,這裡我應該先主觀地從「我怎麼認識現代舞」開始說起。

按常規思維來想,人類的行為都應該要有些目的和功用,所以我們容易接受娛樂性的舞蹈,因為賞心悅目;我們容易接受武術表演,因為「打」是最好懂的,也能和我們的鬥爭本能共鳴;我們也容易理解儀式性的佾舞、陣頭、閱兵,因為我們曉得它的政治意義與社會功能。但是現代舞?我們可以從通識性的介紹裡學到:現代舞講求從形式裡解放出來,不再刻意去迎合什麼名堂,而是去「和身體對話」,探索舞蹈的本質與極致,直達生命的力與美和意,等等。可是,把這些句子記下來是一回事,只要你自己沒練過,沒能真正得到什麼感觸,那再怎麼「理解」也不會是「體會」,也就不等於「懂」。這時候人家再給你打打禪機說「本來就不應該強求『懂』,而是要各自用心感受」,你就更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