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沒有中華民國的台灣,還有明天嗎?

綠營在選前因反送中事件打著「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口號,而今「今日香港」已不再是「一國兩制」,蔡政府又該如何處理「今日的香港朋友」呢?(美聯社)

大四即將畢業的港生、僑生和台生一起來談談未來時,港生最憂慮,因為中國人大正在打造「港版國安法」,他畢業後得先回香港,再出來就學或就業,可是他擔心的是這樣一回去,還能隨意出國/來台嗎?考上政治研究所的僑生對於國際政治投入興趣,但是對於香港目前這樣的處境也覺得不知該怎處理,只能安慰港生。至於台生剛找到了媒體體工作,一心只想到何時開始上班。香港國安法對她有何影響,對不起,事不關己沒有什麼意見!

香港問題真的事不關己嗎?還記得去年的反送中嗎?港生與陸生在六月畢業典禮前一天還在網路上大吵一架,互相槓上。九月開學升大三的學弟妹開始接棒,系上一位港生擔任會長,她和學校爭取設立連儂牆,一開始學校並未同意(學校除了台生之外還有港生、僑生、陸生與外藉生,若是開放可能陸生也會馬上要求設立,如此一來校園可能會變成相互對抗的園地),她和一群港生改用「連儂人」(學生身著黑衣,將港人心聲用便利貼貼上身,形成動態的連儂牆)的方式來呈現港生的心聲,一時之間也吸引不少媒體的採訪。後來蔡政府要求高校要尊重港生的表達權利,讓同學可以自由表達意見,校方同意設立,陸生並未有強烈反彈。

今年農曆春節就碰上了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受防疫規範,陸港澳生都不能來台返校,線上教學異地連結,好不容易疫情趨緩,即將舉行畢典,但是由於陸港澳生未能來台,今年的畢典改由各院系分別舉辦,以線上連結陸港澳同步舉行。雖然如此還是有點怪, 然而畢業總是一個階段的結束,還是要祝福所有的畢業生鵬程萬里。問題是今年港生能快樂地走向他/她們的未來嗎?

對內地來說,香港究竟還是東方之珠嗎?北京官媒《環球時報》5/22的社評

〈香港,美國的制裁牌嚇不住北京〉,直指「如果美國關閉中美之間的香港通道,對中國內地經濟的損害與20年前相比已經不是一個量級的,因此這種壓力早已衰減了。」這是針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在人大提出之後,北京在風險評估上,特別是在經濟制裁上美方若是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時,顯然香港在改革開放之後這個價值已逐漸被深圳等沿海特區分散了!打擊了香港就是打擊美國自己。

香港在北京的份量不再像以往了!美國去年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規定國務院每年評估香港的自治地位,決定美方的對港政策。如今疫情在美國與歐盟等地區都還未脫離險境,各國顯然無力大動干戈來處理香港問題,那麼北京表明了對香港制定國安法已「認為刻不容緩,須頂著任何壓力堅決推進」下,正好拿香港來抵制川普政府。

美國總統川普27日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讓支持「五大訴求」的反送中抗爭者上街遊行慶祝。(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27日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讓支持「五大訴求」的反送中抗爭者上街遊行慶祝。(資料照,美聯社)

末了,《環時》指出,「未來美國圍繞香港只能有兩個選擇:來這裡做友好的合作者,或者離得遠遠的。」這對香港市民來說真的是無言以對,夾在兩大之中,他們的前途是在虛無飄渺之間,誰來關心他們? (相關報導: 孔令信觀點:當川普自身難保,親美的蔡政府下一步該怎麼走? 更多文章

去年反送中運動,從六月一直到十一之前北京保持觀望,10/4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根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以行政命令在10/5起實施,馬上引起反送中民眾走上街頭抗議,10/5《人民日報》一版刊出評論員文章〈禁止蒙面,止暴制乱〉聲援林鄭,北京認為「香港當前亂局不能無休止地持續下去,現在已經到了以更加鮮明的態度、更加有效的舉措止暴制亂的重要時刻。」抗爭一直到11/24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因而創新高,泛民主派大勝,令建制派和鄉事派遭到史無前例重創。緊張氣氛才漸趨緩,美國所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就是在這個背景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