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說參選總統的原因,是民意與天意,但民意是流動的,天意不可捉摸,韓流原本是大潮與趨勢,如今成為支流,也是民意與天意。整整一年,聲望衝入雲霄再跌落谷底,韓只能怪自己,怨不得他人。
大陸網友稱韓國瑜為「韓四靠」,貼這標籤是對「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努力靠自己」的不滿,這份不滿而後濃縮為「我當你同胞,你當我錢包」。韓曾一時受到大陸民眾的期待,至此完全反轉。
當時人在美國的韓國瑜,僑胞簇擁,盛況空前,聲望如日中天,挺韓媒體也順勢大加炒作,韓可能就是在彼時動念選總統。然後傳出郭台銘參選,然後陰謀論浮出檯面,然後韓國瑜砲打中央,然後韓粉出征,然後矯揉造作了一陣子終於「Yes I do」。整個過程,不斷流失支持度。
後來,韓四靠有新解,一靠鋼鐵韓粉,二靠柯文哲參選,三靠郭台銘參選,四靠朱立倫搭擋。仔細想想,韓國瑜靠東靠西,最終仍只有韓粉可靠,但水亦覆舟,其餘選舉靠山,則先後坍塌。對韓蔡支持度的反轉並迅速拉開距離,國民黨人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慮不已,遍尋特效藥,鼓譟「韓朱配」,無奈流水無情,口口聲聲喊團結的朱立倫抵死不從,看起來,也靠不住。
民調左右時局,是台灣政治的扭曲,綠營一路詆毀,也不是韓國瑜時代才開始,如果被鬥臭的藍營戰神,最後得票率還不如國民黨立委總得票率,所幸韓國瑜沒頭髮,否則一夜白頭。
韓國瑜因針對民調的分類法佈局議題,擺脫不了乏味,且欠缺一以貫之的主題。靠張善政(見圖)一定倒,因為他不是能征善戰之人。(資料照,簡必丞攝)
根據民調,年輕選民,中間選民,知識藍,經濟藍,不站在韓國瑜這一隊,因此為甩草包形象,想靠國政顧問團提昇韓家軍智商,但是,除了被黨同志侯友宜踩在腳底的核四議題外,有誰注意韓的其他國政主張嗎?顯然票房不佳。為什麼票房不佳?因為針對民調的分類法佈局議題,擺脫不了乏味,且欠缺一以貫之的主題。靠張善政一定倒,因為他不是能征善戰之人。
想靠黨突破重圍嗎?國民黨是一個經不起輸,也經不起贏的政黨。政治指針轉向「輸面」的時候,黨內怯戰者比比皆是,各方勢力務求自保。轉向「贏面」的時候,爭先恐後搶位子者此起彼落,各方勢力未戰即盤算還沒到手的戰利品。
支持者看透了這一點,國民黨也頻頻空口說改革,但吳敦義就任主席以來,黨改了嗎?什麼都沒改。在這種情況下黨竟然狂勝於「九合一」,悲劇再度上演,沒有變好的爛人得了「好人好事獎」,當然自覺「爛得有理」,論輸贏,靠別人更爛即可。
想靠朱立倫嗎?此公拿香跟拜第一名,民進黨往哪兒走,朱就尾隨,深怕自己「不正常」。因此夾起來配,與綠營區隔度太低,也仍不敵蔡皇,當作特效藥,效果有限。
作為一個總統候選人,最重要的策略基礎,不過就是拿定主意,爭取某一群人的選票而已。年齡,學歷,地區,政黨傾向,按民調分類找選民,定政策,打扮形象,只會誤導參選人,將自己搞得面目模糊。什麼才適合韓國瑜?競選團隊內部恐怕也是意見分歧。
(相關報導:
新新聞》周錫瑋是韓國瑜副手大黑馬?
|
更多文章
)
每一種參選人都有自己屬性,其主張也不宜離自己的形象太遠,拋開所謂年輕族群與知識族群不談,韓國瑜只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即可:
常喊「莫忘世上苦人多」的韓市長,給得出具體又吸睛的說法與做法嗎?3.5萬大約就是薪資中位數,也就是有一半的台灣民眾(受薪者)在承受社會後半班的生活。如果你的競選說法與相關政策主張,能說服或打動7成以上後段班的民眾,基本就離勝選不遠了。
再者,月薪平均數近6萬,在平均數以下,中位數以上的人群大約也有2成,這20%的人韓市長又有什麼話想說呢?三者,在統計之外的非受薪階級,他們多數沒有企業給予的保障,即便收入在平均數以上,心理上也不見得活得安穩,對這群人,韓市長又有沒有什麼話想說呢?
用收入來分類人群,打破年齡,學歷,地區,政黨傾向的分類盲點,有效的議題主張才能浮現,而且個個都是真議題。政論節目那些千篇一律的民調分析方式,根本不值得花時間留意。韓粉常掛載嘴上的一句話「庶民永遠比權貴多」,概念就挺好。
反權貴的階級鬥爭,是否會造成知識選民的反感,端視參選人怎麼玩這概念。誰說知識選民的收入肯定在平均薪資以上?只要參選人對百姓生計問題講得出道理與對策,不愁知識選民不買單。況且當權團體的權貴嘴臉,簡直富貴逼人,知識選民都不反感?當然反感,只是轉頭看看韓國瑜,也是面目模糊,票投不下去。
國民黨執政縣市佔大部分,韓國瑜可曾藉由黨籍縣市長的協助,去找你想對話的目標人群?還是交由地方派系搞定?
蔡英文打的是外部危機牌,確然如柯文哲所言,操作仇恨感可能拼不過恐懼感,那韓市長難道就不能打內部危機牌嗎?
人民現在看到的韓國瑜,天天在澄清「我不是XXX」,鮮少看到你主張「我是XXX」。人民現在看到的韓國瑜,每天在抱怨自己受打壓詆毀,但說到扮演受害者,蔡皇是將「台灣」打扮成受害者騙票,韓市長只為自己抱屈,策略格局高下立判。
「愛與包容」就是個笑話,韓國瑜你身上被權貴貪二代陳其邁桶多少刀了,算過沒有?
防守就會贏?被動「回嘴」就算積極發動攻勢?少犯錯真的會贏?還是韓市長認為,只要在選舉後期天天靠大造勢就會贏?
韓總,選舉倒數100天正在迫近,是時候該排除雜念閉關思考了。你想要的人群到底在哪裡?什麼主張能真正打動這群人?想清楚了就請走出對手開闢的戰場,走入人群,與苦人對話,聽苦人抱怨,在媒體麥克風後面,在直播室鏡頭前,你只需要講這群人的心聲,困境與盼望,以及你將怎麼做即可,其餘沒用的選舉潑糞,讓團隊去處理才對。
在人群之外,找菁英惡補自扮菁英是沒用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韓四靠是臨時抱佛腳,講話靠不住。
蔡英文一生榮華富貴,群眾魅力趨近於零,這樣的對手,自許庶人的韓國瑜都被吊打,可見韓市長找不到北,整個競選團隊也毫無方向感。(資料照,陳品佑攝)
蔡英文一生榮華富貴,群眾魅力趨近於零,這樣的對手,自許庶人的韓國瑜都被吊打,可見韓市長找不到北,整個競選團隊也毫無方向感。心存僥倖,只想靠東靠西拚勝選,是死路一條,只剩頭號戰犯的位子留給你。
蔡英文從香港風暴來襲至今,民調支持度「虛胖」15%,不是蔡的人望有所提升,而是民眾對韓的信任感明顯下滑。怪林鄭月娥嗎?香港特首需要考慮國民黨選情嗎?在香港問題上,國民黨怯懦無謀,韓國瑜人云亦云,當然潰不成軍。拿香跟拜的結果,不是一樣支持度雪崩嗎?同類可悲的戲碼,支持者都不知看過多少次了。
自己不可靠,那些自帶光環的人當然不願當副手,綁在一起沈船,政治生命遭扼殺,韓國瑜也賠不起。當總統參選人小於其所屬政黨,敗選後是什麼慘況,韓市長心裡應該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