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約為四分之一個台灣大小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在1872年3月1日正式誕生,黃石公園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以豐富的野生動物種類、多元的生態系統、火山地質和地熱資源聞名,園內最早的人類活動歷史可以追溯到1萬1000年前,在歐洲人還沒登陸美洲大陸前,此地也有許多印第安部落,其中最有名的是印第安休休尼人,由於他們擅長獵捕大角羊,還會將大角羊的角製作成各種工具,因此又被稱為「食羊族」。

園內棲息美國最大野牛群 活火山造就著名景點「老忠實」噴泉

黃石公園橫跨懷俄明(Wyoming)、蒙大拿(Montana)和愛達荷州(Idaho),園中生態豐富,擁有灰熊、狼、加拿大馬鹿,和美國最古老也最大的美洲野牛群。園中的黃石火山是北美最大的活火山,過去兩百萬年中曾數次以巨大的力量爆發,當時噴出的熔岩和火山灰也覆蓋了公園內的大部分地區。也因此園內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其中最著名的景點便是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每75分鐘就會噴發一次,成因是由於泉口下方的地下水被地底岩漿加熱,與接近泉口較低溫的水產生熱對流,最後在泉口噴發,就形成了噴發的景象。這樣的循環會不斷重演,且所需的時間差不多,進而產生了規律,也才獲得「老忠實」這個稱號。

黃石公園之所以被叫做「黃石」,是因該區有一條黃石河,當地印地安人稱之為「石頭黃色河」,後來法裔加拿大獵人又將這條河命名為「Roche Jaune」(意為「黃色的岩石」),美國人則又將法文翻成英文「Yellow Stone」,因此被稱為「黃石」。 (相關報導: 川普新政府》就是不信氣候變遷!能源部長佩里曾揚言廢掉能源部 內政部長辛克主張在國有地開採能源 | 更多文章 )
博物學家海登積極遊說國會 黃石地區列入國家公園保護地
1860年,美國陸軍測量員雷諾茲(William Raynolds)與博物學家海登(Ferdinand Hayden)進入黃石區進行考察,海登從此對該處念念不忘。1870年,一支由蒙大拿州的遠征隊也進入黃石地區考察,當時他們提出將黃石區列入國家公園保護地的想法,並在報紙上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