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大學一名物理學教授發表研究報告聲稱,新冠病毒來自一家武漢實驗室。這篇報告的學術嚴謹性在德國引發激烈討論。德國之聲進行事實核查,探討為何這篇研究報告不符合「研究」標准。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目前有兩種最普遍的理論,一種認為疫情可能是始於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病毒在當地由動物傳播給人類;另一種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次外洩事故所引發。
漢堡大學物理學家維森丹格(Roland Wiesendanger)在最新發表的「新冠疫情溯源研究」中支持第二種論點。他本人也在研究報告中強調,由於缺乏「有科學依據的嚴格證據」,所以他將各種證據匯編:包括學術文獻、媒體及社群網絡上發表的內容,以及與國際同行的私人交流。研究覆蓋的時間為2020年全年。
報告遭遇來自各方的強烈批評
維森丹格在報告中做出結論稱,「證據的數量和質量都清楚表明,武漢病毒實驗室的意外事故是造成當前疫情的原因」。在漢堡大學以新聞稿發布這份研究結果後,該份研究報告遭遇來自各方的強烈批評。德國的推特圈甚至出現#UniHamburg 的標簽。
行文至此,我們要強調,這份事實核查的目的並非要評價實驗室病毒外洩理論的可信度,也無意評估諸如中國新冠病毒研究的安全性的議題。本文意在解釋,如何在學術基礎上評價這篇發表的論文。
奈米結構與固體物理學研究所教授
維森丹格是漢堡大學奈米結構與固體物理學研究所教授。根據谷歌學術搜尋(Google Scholar)的記錄,截至2020年底維森丹格曾的學術文獻曾被引用約3.6萬次,可以說相當知名。
雖然專攻的是物理學,但仍不減他對新冠病毒研究的興趣。維森丹格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疫情是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所有學者都能做出貢獻。他指出,找到疫情的源頭「至關重要,以便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未來爆發此類疫情的可能性」。
根據漢堡大學的新聞稿,維森丹格的研究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他所匯整的已知的事實和證據表明,病毒是因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實驗室意外洩露。
一份學術研究必須符合兩項基本條件
奧地利物理學家艾格納(Florian Aigner)對德國之聲表示:「一份學術研究必須符合兩項基本條件。首先,你必須在研究中表明自己已了解並掌握了最新的知識。其次,你必須提出一些新東西。」所謂的新東西可以是新數據或是新結果。「但這兩項條件在這個案例中都沒有得到滿足。我認為,維森丹格先生自己也清楚這一點。」
這份「新冠疫情溯源研究」在某些部分甚至不符合漢堡大學為學生制定的論文要求。根據漢堡大學規定,學術論文中應該避免大量的文字引用堆疊,否則會令閱讀者產生作者畏懼做出獨立表述的印象。
維森丹格的研究報告中有數頁摘錄自他人的內容。其中有部分在閱讀時,難以找到出自作者本人的表述。此外,他在報告中將個別單詞、語句和段落作出彩色標記,也不符合一般的學術論文寫作規格。 (相關報導: 「每個轉角都有屍體」基督教聖地數千人慘死 疑是衣索比亞政府放任外國軍隊屠殺 | 更多文章 )
直接將文本複製貼上
艾格納指出,這樣的做法是可行的,但這當然不是科學研究。「撰寫一份學術論文,作者不能直接將文本複製貼上,而是需要引用後隨即提出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