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很害怕,會想說哪個房間被叫出去槍斃。」上句來自幾年前看到白色恐怖期間的冤獄受難者—張常美的訪談所述,對解嚴後出生的人恐怕難以想像過往那黑暗的時代。曾有一批人「思想犯」被集中到綠島上接受感訓,除了被迫認罪、無辜受刑等對待,當時的黨政府還要更進一步採取思想的再教育。
《流麻溝十五號》(Untold Herstory)電影取材自1954年前後的「綠島獄中組織案」,以多位女性的視角描述了當時的受難過程。她們如何度過那裏的日子、某些人如何保有思想、為了自由而消極反抗威權。
流麻溝十五號的故事背景
上列標語相信多數人藉由《返校》一片都已了解,白色恐怖時期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受牽連、被舉報的部分人士即使查無明確匪諜之姿,也會被當成政治犯喪失人生自由而受關押。即使沒有被明確定罪,但只要與政府「意見不同」的人又為思想犯。
犯人被送往火燒島(綠島)的新生訓導處進行思想再教育,被迫與家人分離。而在1953年訓導處發起了「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威脅並要求犯人們自願寫下血書宣示,而男性可以選擇刺青在身上如「反共抗俄」、「殺朱拔毛」之類的,藉此來彰顯該單位之感訓有成。
不過多數犯人有其原因而不願意配合,私下發起「不合作運動」導致管理單位績效不佳甚至有衝突。後來政府採取更極端的手段,將政治犯們送回本島重審,多人受到處刑或殺害。
《流麻溝十五號》的角色
本片雖聚焦於女性思想犯的視角,但也包含政府的管理人員。中間也穿插了軍官、島民、政治犯之間的三角戀。每一個角色多有其參考的原型歷史人物。
1. 余杏惠(杏子)-余佩真飾演
僅是擅長繪畫而幫學生會畫海報,就被指為匪諜。這位女高中生一直不懂自己做錯了什麼、只能被迫接受這樣的安排。她宛若一張白紙,沒有太多的思想,直到遇見了嚴桑和陳萍啟蒙了她。讀英文、欣賞藝術、和男性政治犯有一些情愫,劇中描述的她就像一般高中生會做的事,直到被關入碉堡。
因繪畫獲罪,還要以繪畫來「取悅」長官實在相當諷刺。無辜的杏子有如觀眾的視角般紀錄了許多殘酷的事件、擁有了更屬於自身的思想。在一個群體當中不見得每個人都要抗爭而成仁,杏子能撐住、留下來,好好地記住這段歷史讓他人知道,就非常可貴。
杏子僅是擅長繪畫而幫學生會畫海報,就被指為匪諜。(圖/方格子提供)
2. 嚴水霞(嚴桑)-徐麗雯飾演
可能年紀較長、又帶有些歷練,大家均稱她為嚴桑。是少數女性思想犯中抗爭意識比較明顯的,發起「不合作運動」對抗「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生活中也略施小計傳遞報紙分享資訊。身為護理人員的她能善用自己的長處救人,而身為母親則能如大姊頭般照顧其他朋友。
嚴桑是少數女性思想犯中抗爭意識比較明顯的,發起「不合作運動」對抗。(圖/方格子提供)
3. 陳萍-連俞涵飾演
為了保護妹妹而認罪,心繫家人而委屈求全。從她失去的人事物來看或許是最不幸的一位,但她不但善用自己的長處保命,也在暗處默默發揮著影響力讓事態不至於走向最壞,是肚臍君最欣賞的角色。
和嚴桑剛烈的性子不一樣,陳萍懂得沉默與觀察,不但留下了妹妹的畫像,也在男性政治犯罷工事件中、間接影響大隊長用類似懷柔的方式放過眾人。更有幾次試圖保全如她妹妹般單純的杏子。可惜她身著紅衣的舞蹈竟只能為了取悅長官而舞,而舞蹈也成了她連結到這段記憶的一個因子。
陳萍身著紅衣的舞蹈竟只能為了取悅長官而舞,而舞蹈也成了她連結到這段記憶的一個因子。(圖/方格子提供)
4. 崔儀君-彭若萱飾演
口音極重,一直表露效忠國家的國民黨員,和其他政治犯沒有太多的情誼,她比較像是個看長官行事的小班長。但無論她如何聲嘶力竭的表達冤枉與送陳情書,軍方也沒有要好好理會她的意思。直到最後喪失了精神。
犯人被送往火燒島(綠島)的新生訓導處進行思想再教育,被迫與家人分離。(圖/方格子提供)
5. 黃蔡招娣-鄧筠熹飾演
不知道自己懷孕,直到因勞累而出血,招娣多次受到了大家的照顧。諷刺的是,她一受威脅馬上出賣了最照顧她的嚴桑。但劇中並非以她為背叛者來加以撻伐,而是凸顯了杏子的善良與羅幹事的改變。
6. 方治權大隊長-馬力歐飾演
官階不大,但在這個偏遠的小地方已頂天。和陳萍維繫著不可告人的關係,除了欣賞她的外貌和舞蹈,也有些微依賴她來統率思想犯們進行表演訓練。雖然身為管理火燒島的軍官,看似處於受難者的對立面,但藉由劇中的描繪也傳遞出這位軍官的不安與無奈。除了不知曉得自己是不是「跟對人」、未來會如何,也要面臨更高層的壓力。
在很多地方展露了他對陳萍的在意、以及如何被影響,並非只是貪圖其美色?或許他最希望的是回到本島和陳萍繼續過生活?軍方未必是壞人,更多的是受命行事。很可惜,這位小心翼翼的大隊長似乎也成為派系、風聲鶴唳之下的犧牲品。
馬力歐飾演的大隊長,和陳萍維繫著不可告人的關係。(圖/方格子提供)
7. 羅幹事 李雪飾演
管束著女性政治犯日常生活的羅幹事,在開頭充分展現了她的不友善,直到嚴水霞以德報怨的對待。肚臍君其滿感動她後來有試圖幫嚴矇混掉蒐證的難關,就算沒有成功,但也象徵著這個體制下是有人在改變的。
羅幹事在開頭充分展現了她的不友善,直到嚴水霞以德報怨的對待。(圖/方格子提供)
時代之殤
為什麼要不合作運動
面對「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除了軀體不願受戮留下印記,劇中描述許多人仍有親族留在大陸,若是他們被政府拿來當成果發表,而影像流露到對岸....親人又不知要受到什麼迫害?
蔣介石與「嚴為複審」
「我媽媽不是壞人」—丁窈窕與女
因「吳麗水案」受牽連的丁窈窕,遽聞乃因私人恩怨被檢舉藏有禁書而起。丁窈窕入獄時已懷孕、後在獄中產女。某一日獄官來傳特別接見,但卻將她上銬並強行將母女分開,其女察覺到母親將遭難,拉住她並大喊「我媽媽不是壞人,你們不要槍斃她」,爾後丁窈窕遭槍決。電影中還原此紀錄的部分場景。丁窈窕的前男友郭振純被釋放後,將丁女頭髮用紙袋裝好,埋在臺南女中操場邊的樹下。後來被稱作丁窈窕樹、或稱人權樹。(參考文末影片)
帶著笑容面對死亡
嚴水霞於劇中言道:「犧牲會帶來力量」,在威權之下身不由己,但心仍自由。從不合作運動到微笑面對死亡,對嚴桑來說她證明了自己的意志不屈、最終解脫得到自由。或許當下的os是:你們越要我哭喪著臉討饒,我越要笑。在劇末有出現了許多受難者的真實照片,他們多是帶著微笑的。
在劇末有出現了許多受難者的真實照片,他們多是帶著微笑的。(圖/方格子提供)
結尾:溫和平實之作
《流麻溝十五號》是一部調性溫和,敘事平實的影像故事。雖然呈現了各類人面對管束甚至迫害時的反應,以及他們彼此如何達成共識、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跟台灣過往與白色恐怖相關的影視作品比起來,並非宏觀地描寫當時社會,更不是《返校》那般著重畫面與氛圍的呈現。本片的核心都是人們,背景設定揉合自真實的受難者,有人就真實的在那、發生那樣的事。
《流麻溝十五號》背景設定揉合自真實的受難者。(圖/方格子提供)
如果用呈現歷史的角度看,多了些劇情性與浪漫寫意、少了點真實卻硬核的敘述。如果用劇情電影的角度看,角色較多讓敘事碎片化,劇情張力有限且沒有商業電影般怵目驚心的畫面。
製作團隊可能是「選擇」了光譜的中間,在尊重並忠於歷史的原則上、試圖讓電影兼顧商業考量,能夠讓更多觀眾易於咀嚼,大大降低觀影門檻。這是一個取捨的結果,難以用好壞去概括論斷。
陳萍舞姿讓灰暗的世界中多了一絲色彩。(圖/方格子提供)
一部電影發酵的時間點,未必在觀影的當下
如果從這個方向去發想,不難理解成品的樣貌想帶給我們什麼。我們這些觀眾看完電影後做了些什麼?電影匆匆帶過的照片、人們,是否觸發我們在Google搜尋列上查找資料呢?
如果後續你有:了解一些綠島歷史、知道燕子洞為何、知道台北的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接觸張常美女士與其先生的繪畫、想走訪台南女中那顆人權樹、想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曾有多少知識分子殞落在過往、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由..誠為可貴...或是更多相關的資訊攝取,有如電影提到的概念「記住這段歷史」。
我們知道,前人已停留在過去,但意志穿越了時空延續至今。電影並非用竦動的方式提供感官刺激,而是讓觀眾記住這段殘酷的歷史,發酵在後續的行動與學習。而我們,都是這些歷史的載體。
作者介紹|肚臍君看電影:超厚藍色窗簾
需要恐怖片維持幸福感,但其實什麼都看。 請追蹤我的facebook「肚臍君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