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每分每秒都在花錢,無法團隊合作的人辭退他哪裡不對?知名企業講師這樣說…

如果只在乎眼前成效,忘了長期經營與用人的重要性,也將自食苦果。(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他能力不足無法配合公司,應請他離開公司,不要浪費成本與時間!」

「再給他時間,或許他身上有什麼我們沒看到的,不輕易扼殺一個人!」

兩句話,完全相反論點,都是我曾經講過的話。

前一句話發生在十年前,後面這句話則發生在近五年。以前,我總認為能力不足的人應淘汰,反覆套路做就是。畢竟公司每分每秒都在花錢,要是員工無法達成公司目標,替換掉來個新的也是套做法。如果還是不行,再換掉,直至能換到一個可以上手又能做到目標的人。聽起來好冷酷,把人當做工具在看,把公司利益擺在最前面。感覺好像對,但好像又有哪邊不大對勁。

(圖/pakutaso)
不只產品,員工也是公司賺錢的生財利器。(示意圖非故事主角/pakutaso)

一位員工,他不大愛講話,不喜歡跟別人溝通,只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專心把被交付工作完成,其他事情一概不理。可是,這位員工忘了,工作不是只有自己,還有別人,做完自己的事情不代表別人跟著完成,尤其大多工作都有連帶關係,需要彼此常態橫向溝通,將事情從各個不同角度做到位才算,並非只做自己分內事務。

可是,他不擅長與人交流,只喜歡默默做事,連帶造成許許多多問題與麻煩。其中最大的麻煩是同仁們受夠他,集體向老闆陳情,期望老闆可以改變他,或找一位更適合的人來。

有一天,老闆找他閒聊,開口就說:「你知不知道,許多同事都無法忍受與你工作,大家對你諸多怨言。」他還是沉默不語,他面無表情,只是靜靜聽老闆說。

老闆看他悶不坑聲,再跟他說:「雖然你能做點事情,自己的事情做得也還不是太糟糕,但無法跟其他同事互動與協調,這就難成為一個團隊,更難共同做出一個好的成果。」他,終於開口說話,他講到:「是他們不跟我溝通,他們有問題不跟我說,我怎麼會知道?」老闆好奇追問:「你有主動問過他們嗎?」他回答:「沒有。」

那次,老闆跟他聊完後,他默默回到位置上,依然故我,彷彿所有事情都沒發生過。有天,同事們又在會議上開始你一言我一語。

「嘿!他就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都不跟我們溝通,做完了就當自己沒事,但他做的事情裡面有很多問題,沒人知道他寫的企劃細節,他又不主動講,太糟糕了吧!」一位同事憤怒說著。另外一位:「習慣了啦,他就是這樣,不要理他就好,他喜歡一個人做,我們也做自己的,反正有他沒他都沒差,老闆最後會知道該怎麼處理他。」會議裡,一群人數落著他的不是。

老闆知道這再下去應該是死局,於是詢問其他同事的意見。老闆問:「會議室裡還有人可以跟他共事嗎?」當下沒人發聲,也沒人講話。老闆再問:「你們覺得他還有沒有辦法改變、再成長的空間?我們是個團隊,既然人來到這裡,對待彼此都有責任,有無再讓他發揮機會?」

其中一人率先發難:「我沒辦法,他沒救了,他只想做自己的事情,根本不在乎我們做的,導致有他沒他根本沒差別。」接著一位女性同事:「我們不是沒給他機會,而是看不到他的配合與改變,他自私自我,只想著自己。」 (相關報導: 為什麼當初大排長龍的店,最後都變得冷冷清清? 更多文章

會議結束後,他被叫到會議室去,只剩下老闆跟他對話:「在這裡似乎已經沒有你的舞台,沒人想跟你工作,也沒人認同你在公司的作為,你作何感想?」他只是很平靜地說:「隨便,看公司怎麼想,我配合公司。」老闆面露不甘再問:「你就沒有想為自己多說幾句話嗎?或是,說出能夠為了什麼改變的話嗎?」他有點無奈回:「不是我沒有做,是我做了沒效;不是我做不好,是我做了他們無感;不是我不知道該做,是我做不到他們的標準。」老闆眉頭一皺,再問一句:「對這公司你還有任何想法嗎?例如期盼在這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