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倫敦石」:不含貴重金屬也沒有銘文,卻可能是倫敦持續存在的關鍵!

倫敦石(London Stone)(Lord Belbury@Wikipedia / CC BY-SA 4.0)

早上交通尖峰時段,倫敦的加農街(Cannon Street)上一片混亂。上班族匆匆忙忙,鮮有人注意到這條街111號牆上的小地穴,裡面還有一個玻璃外殼。更少的人知道裡面還有一塊石頭,全無奢華,只是一塊鮞粒灰岩(oolitic limestone)。

這塊石頭不含貴重金屬也無銘文,並不像博物館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工藝品。但自從它出現在文字史料中,在字面和隱喻上,就都是倫敦的一部分。一些18世紀的作家甚至認為,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特洛伊城的守護神一樣,這塊石頭是倫敦持續存在的關鍵。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倫敦歷史環境負責人斯蒂芬森(Roy Stephenson)說:「它一直在那裡,而且一直保持不變。它大致處於同一位置,而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倫敦石(London Stone)(GrindtXX@Wikipedia / CC BY-SA 4.0)
倫敦石(London Stone)(GrindtXX@Wikipedia / CC BY-SA 4.0)

起源成謎,16世紀就出現在地圖中

直到今天,這塊長53公分,寬30公分,高43公分,被稱為倫敦石(London Stone)的確切起源仍然是個謎。20世紀60年代的研究表明,它很像是克利夫沙姆石灰岩(Clipsham limestone),可能是從侏羅紀時期的岩石帶中採集,該岩石帶從英格蘭西南部的多塞特郡(Dorset)延伸到東北部的林肯郡(Lincolnshire)。2016年,倫敦考古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的測試結果表明,倫敦石可能來自倫敦以西160公里的科茨沃爾德(Cotswolds)。

倫敦石早在16世紀就出現在印刷版的城市地圖中。1578年,一位名為格林納達(L Grenade)的法國訪客描述其為「3英尺高,2英尺寬,1英尺厚」。如今僅存的是原石的一小部分,原石曾埋在燈芯街(Candlewick Street)的中心地帶,即現在的加農街,離倫敦塔(Tower of London)不遠。1598年,倫敦歷史學家斯托(John Stow)寫道:「它是如此堅固,如果馬車因為疏忽撞上它,車輪就會斷裂,而石頭卻不會動搖。」毫無疑問,石頭所處的這個位置有些離奇,但考慮到倫敦地貌在過去一千年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們有理由認為,以前的街道是圍繞這塊石頭修建的。但我們能肯定的只有這些。

倫敦博物館榮休館長克拉克(John Clark)說:「科學無法解釋這一現象,這是考古學一個失敗的例子。」

倫敦大火
Getty Images 倫敦石見證了這座城市最重要的時刻,包括倫敦大火和德國發動的閃電戰(Credit: Getty Images)

見證了這座城市最重要的時刻

幾個世紀以來,這塊石頭一直是倫敦的地標,見證了這座城市最重要的時刻。1666年9月2日,布丁巷(Pudding Lane)的一家麵包店發生火災。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天裡,大火焚毀了中世紀倫敦的中心地帶,破壞了1萬3000多座建築,倫敦石周圍的建築也無倖免。但倫敦石位於街道中部,因此免遭嚴重的損壞。這場大火還導致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相關報導: 「美國太陽王」川普凡事講求利益回報《外交政策》:厚顏無恥利用總統職權為自己謀利 更多文章

大火過後建築師開始重建這座城市,測量者發現,這塊石頭很像一座冰山,可見的只是小部分,石頭的「根」向地下延伸了大約3米。發掘時,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科學研究院的胡克(Robert Hooke)指出,它可能是「一種方尖碑」(Obelisque)。這一理論得到當時的建築師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的支持。他和他的兒子小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 Jr)猜測,這石頭可能類似「羅馬城的金色基石」(Milliarium Aureum,Golden Milestone),就是一個古老的紀念基石(大地原點), 羅馬帝國所有道路的建造,乃至整個帝國的里程測繪,都由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