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僑胞為口罩動起來!」僑委會投身防疫喜見意外收穫

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見圖)表示,基於安全因素,一年一度的僑務委員會議採取視訊會議的方式進行。(資料照,蔡親傑攝)

面對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嚴峻疫情,對於1整年的僑務工作,印象最深刻的幾件事,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從去年1月下旬,就是知道疫情即將爆發,雖然台灣有做好準備,防疫措施都很完善,不過因為僑委會的服務對象包括六大洲、旅外的國人及僑胞,所以對於疫情封鎖有預作準備,不太可能按照年度時間做活動,更難宣慰僑胞,包括去僑居地訪問、拜訪,甚至固定活動恐怕要延期。

徐佳青舉例,像是一年一度的僑務委員會議,原訂要在去年7月舉行,眼看也無法舉辦,僑務委員總共有180位,包括要先預購機票、疫情狀況不明朗等因素,已經先延到9月,後來又預計延到11月底舉辦,當時原先是採取雙軌進行,包括實體會議、視訊會議都有做思考,不過,看到疫情後來又轉趨嚴重,當然是打消要辦實體會議的念頭,基於安全因素,採取視訊會議的方式,這是有史以來第1次僑務委員會議用虛擬方式召開,而世界各國的僑務委員也很很踴躍參與。(延伸閱讀:疫情衝擊僑務工作 僑委會借力加速數位化進程

「不能因為疫情延誤僑務相關工作」

徐佳青提到,不能因為疫情的緣故,延誤、拖延到僑務的相關工作,所以她也數不清在這段時間裡面,總共開了多少場視訊會議,像是僑委會內的視訊設備,從原本的1間會議室到3間會議室都進行裝設,並且將大螢幕、設備、轉播室等都配置好,就是要持續進行相關工作。

面對嚴峻的疫情,徐佳青表示,雖然沒辦法出國跟僑胞實際接觸,但經過互動了解僑胞的需求,知道國外防疫物資嚴重不足,因此與六大洲的僑胞聯繫,在最初的時候先積極爭取到23萬片布口罩,從台灣送過去。

20210121-徐佳青開箱「防疫關懷包」。(僑委會提供)
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見圖)表示,新冠疫情爆發時,透過與僑胞互動後,知道國外防疫物資嚴重不足。(資料照,僑委會提供)

徐佳青提到,後來有個北美州的前僑務委員,在去年1、2月左右,他自己的工廠需要很多口罩防護,但是因為買不到,並且因為疫情迅速傳播,他也希望向台灣調用口罩使用,並送到美國的主流社會,來達成自助助人的功用。而在一開始還調用不到口罩時,甚至該人士還跟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有設廠的鴻海調用7萬片,但洛陽紙貴,據悉大概花了美金20萬元(約新台幣559萬元)左右。

徐佳青指出,後來僑委會也接到此緊急任務,了解該僑胞有大約1000萬片口罩的需求,確實不太容易,但還是要想辦法達成,於是硬著頭皮與相關部會不分假日加開會議,犧牲休息時間要想辦法出貨,包括外交部、衛福部、經濟部等一起開會討論折衷方案。當時在衛福部盤點國內穩定度的情況下,同意讓廠商可以生產640萬片到北美洲,後來廠商又捐贈200萬片,最後是840萬片,也要特別感謝國民黨立委溫玉霞協助。

20201215-國民黨立委溫玉霞15日於立院質詢。(顏麟宇攝)
僑委會副委員長徐佳青表示,捐贈口罩給北美僑胞一事,要特別感謝國民黨立委溫玉霞(見圖)協助。(資料照,顏麟宇攝)

徐佳青指出,最後是在去年5月28日時,趕在5月的最後一周,整個政府上上下下弄了3個月才送出去,甚至一度因為數量不足要趕不及,後來是找出替代方案,讓廠商暫停交貨給衛福部,將口罩的量先抽出,事後再將減少的量補足,甚至國軍也幫忙裝箱,可以說是動員非常多的能量,才來得及把貨裝箱,「過程中實在是太多要感謝的」。 (相關報導: 民進黨2022最大危機非趙少康!吳子嘉直指「它」才是關鍵 更多文章

談到對於僑胞的幫助,徐佳青也說,後來在國內盤點口罩庫存後,僑委會也與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討論,希望可以海外僑團為單位,能夠幫忙採購口罩送出。徐佳青笑著說,她當時用手比「2」向沈榮津開口的口罩數量,沈問,是2000萬片嗎?她說,不是,是希望可以準備2億片口罩,讓僑胞可以買得到,後來部會也整個動起來,盼至少要趕在8月底前寄送出去,包括有些國家的工廠要復工、僑校的孩子要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