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航母競賽起跑:南韓首艘航空母艦10年內下水,戰力可望超越日艦出雲、加賀

南韓「獨島號」兩棲突擊艦。(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朝鮮日報》23日披露一項南韓軍方消息: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會議12日決定推進「大型運輸艦」計畫。這則新聞很快引起國際媒體注意,但區區運輸艦的興建計畫為何受到高度關注?原來這是一艘排水量超過3萬噸的大型軍艦興建計畫,噸位甚至超過日本的準航母「日向」與「加賀」。《朝鮮日報》認為,未來這艘「運輸艦」未來將可搭載F-35B、等於是南韓首艘航空母艦。此事如果成真,東北亞的中日韓三國也將全部擁有航母戰力。

南韓「獨島號」兩棲突擊艦。(해군 독도함@flickr/CC BY-SA 2.0)
南韓「獨島號」兩棲突擊艦。(해군 독도함@flickr/CC BY-SA 2.0)

《朝鮮日報》報導,南韓政府人士22日透露,由三軍總長、海軍陸戰隊司令、聯參本部議長出席的聯合參謀本部會議,12日決定將「大型運輸艦II」(LPH-II)列入長期計畫。《朝鮮日報》指出,所謂「大型運輸艦」指的是排水量3萬噸級以上的軍艦,而且將可搭載短場/垂直起降戰機。在列入國防中期計畫之後,軍方預計10年內將可落成下水。

F-35B。(美國海軍官網)
F-35B。(美國海軍官網)

南韓目前擁有兩艘全通式甲板的兩棲突擊艦,分別是2007年正式服役的「獨島號」(LPH-6111)、以及去年才剛剛下水的「馬羅島號」(LPH-6112,也是「獨島級」二號艦)。這兩艘兩棲突擊艦雖是南韓海軍噸位最大的軍艦(滿載排水量18800噸),但《朝鮮日報》指出,這兩艘軍艦無法搭載F-35B這樣的短場/垂直起降戰機,只能作為反潛直升機的母艦。這次「大型運輸艦II」計畫,正是為了修正這一點而來。

去年5月舉型下水儀式的「馬羅島號」。(翻攝DAPA網站)
去年5月舉型下水儀式的「馬羅島號」。(翻攝DAPA網站)

根據《朝鮮日報》報導,這艘計畫中的「獨島級三號艦」,艦身全長將達250公尺,不但比現在的獨島級突擊艦多出50多公尺,比起日本海上自衛隊噸位最大(滿載排水量26000噸)的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的噸位也多出3000噸。「獨島級三號艦」預計將可搭載16架F-35B匿蹤戰機、3000名海軍陸戰隊、登陸裝甲車20輛,成為南韓首艘航空母艦。

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隊。
 

《朝鮮日報》也指出,日本的兩艘出雲級護衛艦(出雲號、加賀號)計畫將在2023年之前完成航母改裝,將轉型為可搭載10架戰機的輕型空母。在日本海上實力猛進之下,南韓國防部前部長宋永武前年就下令研究大型運輸艦的航母改造計畫,如今終於正式浮上檯面。美國軍事媒體《國防新聞》(Defence News)與中國媒體《澎湃新聞》指出,南韓首艘輕型航母的總造價約25億美元,採用滑躍式甲板、雙層機庫與耐熱甲板。 (相關報導: 遼寧艦現身沖繩近海!自衛隊全程監視,防衛省稱「未侵入日本領海」 更多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一同登上加賀號視察。(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5月一同登上加賀號視察。(美聯社)

雖然南韓正在規劃輕型航母,但上頭最重要的艦載機F-35B卻還沒向美國下單。南韓目前已向美方採購40架F-35A,但該型戰機並非短場/垂直起降設計,因應「大型運輸艦 II」曝光,南韓可能將原本規劃的20架F-35A追加訂單改為F-35B,或者另外再增加一筆F-35B的訂單。軍方人士透露,F-35B的採購計劃已處於可行性研究階段,結果最快將於9月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