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索斷交:台灣「零邦交國」風險有多大,「零邦交國」又會怎麼樣?

所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2017年訪問台灣時與蔡英文見面。(BBC中文網)

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9月16日宣佈和台灣斷交,同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台灣邦交國減少到16個。

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已經有5個邦交國與台灣斷交,台灣多次批評中國以巨額援助誘使台灣友邦轉投中國,但遭到北京當局否認。1983年和台灣建交的索羅門群島是台灣在南太平洋最大的友邦,但成了蔡英文任上和台灣斷交的第六個國家。

台灣外交部今天下午6:30召開記者會, 外交部長‎吳釗燮批評中國以金錢利益壓迫台灣外交空間。‎吳釗燮批評索羅門群島接受中國5億美金的金援,因此與台灣結束30多年的外交關係。

索羅門群島外交部長馬內雷(Jeremiah Manele)此前於9月8日訪問台灣。索羅門群島駐台大使王哲夫(Joseph Waleanisia)當時對BBC中文表示,雙方外長將借此機會討論兩國共同關心的外交和雙邊發展合作事宜。他還在一份聲明中說,由國會議員組成的跨黨派小組評估與中國建交的可能性,是新政府的計劃之一,只是負責政策考量。而由政府部長8月組團赴北京則是為了解若與中國建交,可得到的援助等,兩件事涉及的工作並不同。

太平洋島國倒向中國?

9月初傳出的消息顯示,索羅門群島已成立部長級團隊準備與北京對話。這意味著該國隨時可能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月2日曾在例行記者會上給予「原則性回應」,表示「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政府願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台灣官方則強調,「兩國互動正常」。

台灣此前在太平洋地區有6個邦交國,分別是基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索羅門群島及吐瓦魯。

所羅門群島
 
索羅門群島是台灣在太平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邦交國。

索羅門群島是台灣在太平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邦交國,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它與台灣斷交是否會在該地區引發連鎖效應?

政治學系助理教授林子立認為「有可能」。他向BBC中文分析,太平洋島國長年與美國、澳洲關係緊密,但是其經濟開發度低,近年受到全球化影響,政府希望加快建設,因此需要外資,而現在最有資金做海外投資的就是中國。

他近一步表示,中國在南太平洋耕耘有成,在當地的軍事力量也正持續擴大,因此不排除有更多台灣在該地區的友邦會與中國建交。

2018年6月,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曾公布一份名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接觸以及對美國的影響》的報告,顯示過去五年來,通過貿易、投資、發展援助以及旅遊,中國擴大了與太平洋島國的經濟聯繫,已經逐漸成為這個地區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很多領域甚至已經領先美國。

該報告指出,太平洋地區的6個國家對促進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支持台灣參加重要國際組織非常重要。

根據澳洲智庫洛伊研究院的統計,中國自2006年以來提供給南太平洋島國政府的援助總額超過23億美元。 (相關報導: 索羅門與台灣斷交》「搶奪邦交國破壞兩岸現狀」 AIT批中國傷害區域和平穩定 更多文章

香港媒體也曾引述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李非教授指出,隨著中國實力強大,經濟發展能夠分享的利益越來越多,台灣僅存的邦交國紛紛會轉向大陸,這是一個總體趨勢。一旦國際社會都不承認台灣,台灣所謂的「主權獨立國家」就是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