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李忠謙專欄:錯誤解讀烏克蘭戰爭,恐讓台灣陷入真正的惡夢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曾聖光在烏克蘭參軍時,自製的中華民國與烏克蘭國旗徽章。(翻攝曾煜閎臉書)

台灣上星期最該關注的國際新聞人物之一,是烏克蘭軍喀爾巴阡山(Carpathian Sich)武裝部隊的一位步槍兵。他11月2日在盧甘斯克前線的反攻行動中,在戰壕裡遭到俄軍砲火擊中,最後因流血過多身亡。面對俄軍的強勢入侵,烏克蘭於東部戰線收復哈爾基夫後仍持續推進,這位在反攻時陣亡烏軍士兵,當然代表了烏克蘭對抗侵略的不屈精神。不過台灣人應該關注他的最主要原因,是這名士兵就是台灣人——來自花蓮吉安鄉的25歲阿美族青年曾聖光。

來自外國的志願戰士在烏克蘭並非什麼新鮮事(今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前,烏克蘭境內據稱就有近兩萬名外國戰鬥人員參戰),而且俄烏雙方都有來自國外的生力軍。不過來自台灣的參戰者畢竟只是少數(外媒稱約在10人左右),而今年夏天才加入烏軍的曾聖光,更是第一位在烏克蘭捐軀的台灣戰士。由於台灣當前的危險情勢被認為可能是「下一個烏克蘭」,為了守護被侵略者英勇捐軀的曾聖光,當然被推崇為抵抗強權的典範。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