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等待疫苗接種,甚至寄於厚望「疫苗一出,病毒消失」!現實和理想,會有一大段的落差。很多人一直以為,只要疫苗接種後,大家都可以不用戴口罩,不再勤洗手了,這是真的嗎?我們一起看看,號稱世界,打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以色列(IL)⋯⋯
以色列(IL)的現況
以色列,是目前施打疫苗最快的國家,含蓋範圍是最廣(約25%),大概佔了總人口四分之一。在超過200萬人接種完輝瑞疫苗,以色列(IL)研究人員發現有1萬2400人,在接種完第一劑後,還是感染COVID19病毒,其中有69人,更是接種完第二劑了,還是確診。
這個和輝瑞藥廠,之前公布的資料落差很大:先前輝瑞公布的資料顯示,接種完第一劑,會有52% 的保護力,第二劑後,會達到95% 的保護力。
為什麼會這樣 ?
1. 疫苗時間的落差(Lag time)
其實,每種疫苗的保護力都是接種疫苗「12或14天後」才會發揮像資料顯示,接種完第一劑,會有52%的保護力。而不是一打完,你的抗體就成了。在接受第二劑之前,有些疫苗的第二劑,是「隔了28或14天後」,才能接種第二劑疫苗。
一般民眾,以為有打了疫苗之後,自己身體就有保護力,他們忘了疫苗針打入身體,和身體出現抗體可以有作用,有時間落差 。當然,他們更不知道,第一劑之後,畢竟只有近一半(52%)抗體升級而已,這段未打第二劑之前,他們也是輕易得感染的。
2. 群體免疫未齊全( Incomplete Herd Immunity)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很大比例對傳染病獲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我們理論認為:擁有抵抗力的個體比例越高,受感染個體的間接觸可能性便越小。但沒有人提醒我們,如果真的要群體免疫較有效,仍然需要條件如下同時出現,才有可能:
1.基本傳染數(R0)低
2.死亡率低
3.病毒變異率低
4.病毒變異能力增強率低(包括毒力改變、條件致死的改變、宿主適應性的改變等)
5.地方人口少
6.地方面積小
7.人口平均健康水準高
8. 康復後終生免疫率高
以上等等的因素配合,才能有機會整體的群體免疫,而:
現在的疫苗接種速度,遠低於所謂的群體疫苗所預期達成的數字,更不用說,還要有其他需要付加的條件的配合,尤其是基本傳染數(R0)。
其實我們仍然遠離群體免疫中,且目前,世界上,根本尚未有一個國家,有齊全的群體免疫機制,來保護著大家。
3. 在等待中,也會得感染
在全球社區感染的風險中,你可能未打疫苗「接種前的10-14天內」,早已被病毒捷足先登入身體內,只是沒有症狀,沒有發病而已。
4. 打疫苗,減少疾病嚴重程度
専家一直提醒接種疫苗,是為了減少,萬一你得了病毒感染的病情嚴重程度。
畢竟COVID19 的死亡率都比流感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更高。但一些研究疫苗進行中,也帶來一些機會。例如Moderna疫苗,在他們之前的臨床實驗結果過程中發現:疫苗可以阻止三分之二的病毒傳播,這包括了那些無症狀感染者。我們正在拭目以待吧!
如果這樣,意思仍有三分之一打了疫苗,仍然會造成傳播的。這些需要更多的科學資源的研發了。
有了Covid-19 疫苗後,那口罩要戴多久?
12月疫苗開始出現,人們寄望Covid-19 疫苗最終將減緩或阻止該疾病在其他人群中的傳播。 Columbia University最近發表的研究模組顯示,僅憑疫苗是不夠的。如果太早放鬆限制,戴口罩之類的預防措施,仍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感染和成千上萬的死亡。
1.等待群體免疫達標,需要時間
只有等到那時,Covid-19疾病已大量康復,加上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人數足夠多,才能到群體免疫達標,才可以消除大流行。而不是只有單獨群體免疫達標,但這些都需要時間。
在二月初,取消戴口罩和其他限制:在大多數醫護人員和療養院住民,進行疫苗接種之後,如果在二月初取消限制,美國仍繼續增加2千9百萬新的染疫人數。
在三月中,取消戴口罩和其他限制:民眾進行大量疫苗接種之後,如果在3月中取消限制,美國仍繼續增加6百萬新的染疫人數。
2.傳播速度比接種速度快
2020年許多地方的傳播速度太快,接種疫苗到現在,仍然看不到立即的效益。研究人員指出北達卡他州North Dakota已有60%的人口受到感染,可感染的人數也越來越少,預計大流行(Pandemic)會這區居民病毒將自行消滅。
疫苗幫助有限。另一方面,在佛蒙特州Vermont,感染率大約僅為10%居民,如果接種疫苗足夠快,疫苗可以保護幾乎所有居民。再加上,新的病毒變種出現,比其他病毒更易傳播,預計大量接種疫苗下,仍然在春天,有一批「春波」病毒浪潮出現。
即使採取了有效防疫措施,如果該國的某些地區,仍無法控制大流行,接種疫苗要馬上產生重大效益,是可能會失望。所以民眾在進行大量疫苗接種之後,仍然要戴上口罩。
但是,以色列接種速度快>傳播速度,已經初步傳出捷報。
3. 群體免疫不等於零病毒侵犯
研究人員再度提醒,群體免疫並不意味著,該疾病已被根除了。達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門檻,只意味著你周圍的人會產生額外的保護作用,不代表他們身體免疫力增强大了。
在七月底,取消戴口罩和其他限制:民眾進行大量疫苗接種之後,如果在7月底取消限制,病毒染疫人數,才能有效控制。
實際情況出現落差,專家認為在之前在臨床實驗過程中,那些參與接種後的民眾,因為仍然在大流行下,仍強烈會建議戴上口罩。但現實情況,以色列(IL)民眾在接受接種後,可能就輕忽防疫,不再注重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措施,這是導致感染病毒人數,依舊存在。
專家的建議
1.人們在獲得疫苗後,仍有可能傳播COVID-19病毒。
2.疫苗的免疫力,在接種後至少12天,才會開始奏效。
3.他們補充說疫苗不能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但有助於預防COVID19 病情的嚴重程度。
4.專家建議接種疫苗的人,前後,仍要繼續戴口罩,洗手並保持適當的距離。
因此專家呼籲,疫苗不是萬靈丹,接種完成後,仍然要落實個人衛生習慣。
加強現有防疫措施、接種疫苗後延解禁,才是有效摧毁COVID-19病毒的傳播。
http://www.columbia.edu/~jls106/galanti_shaman_ms_supp.pdf
http://www.columbia.edu/~jls106/pei_etal_reporting_rates.pdf
作者簡介|黃軒醫師
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一名重症醫療醫師/古文詩賦愛好者/專欄作家。 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因為愛,讓他好好走》、《還有心跳怎會死》。
電視 :《綜藝大熱門》、《新聞哇哇挖》、《健康2.0》及其他節目常邀請出席醫療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