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差報告.紐約篇:封城之下,被圍困的關係與慾望

紐約市立圖書館前的獅子石像,也戴上了口罩。(陳芃彣提供)

紐約人夫——江振維

居住國/城市:美國紐約

年齡:32

狀態概述:室內設計師,2015年12月赴紐約至今。太太陳芃彣為了與先生相聚,2021年2月辭職赴美。兩人自大學時期交往至今,曾分別出國交換與海外工作,十年來聚少離多,目前同居3個月。

地鐵連搶匪都沒有

紐約疫情爆發是去年3月,之前美國有些確診案例,但大家的警覺性還不高。一開始以為就像流感一樣,等到政府下令封城、禁足令,才驚覺事態好像真的很嚴重

我身邊有些中國人跟台灣人都很緊張,有位中國同事知道武漢死了很多人,她緊張到幾近崩潰,她是第一個提出想work from home的人。

當時政府規定待在家,比較大的差別是每餐都要自己煮,超市有開門,但所有餐廳都關門、連外帶都沒有,唯一開業的就是餐車。

我家附近街道上真的都沒有人,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紐約。我幾乎都待在家,對外界沒有什麼印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堆垃圾飄過街道,很像僵屍片裡的死城,有種末日感。

20211224-紐約封城期間,地鐵上多半空無一人,連搶匪都沒有。(江振維提供)
紐約封城期間,地鐵上多半空無一人,連搶匪都沒有。(江振維提供)

我的公司在China town,要坐地鐵40分鐘中間轉一次車,疫情剛開始時,地鐵真的一個人都沒有,其實滿可怕的。但我後來發現也還好——因為真的沒人,連搶匪都沒有

躲過裁員但降薪10%

疫情時很多人失業,但我的工作還好,只是在家上班。不過,先前的人生規劃就是努力存錢,卻因為疫情關係薪水調降了10%左右,幸好現在已經回復

公司有開一場會議說明財務狀況,明說手頭現金不夠,然後從五六月開始裁員,一次十幾個、十幾個這樣裁,從100多人裁到剩70幾個,有些人是留職停薪,留下的人薪水降10%。但我沒有很緊張,想說被裁了就回台灣

紐約有發救濟金,有些比正職薪水還多,一星期一千多美元,只要有繳稅、有安全碼跟居留證的人都可以領。我也有拿到振興經濟的支票,兩次分別是一千多元跟600元。

我們客戶資訊都在伺服器裡,要透過VPN或遠端控制電腦工作,公司資訊部門有事先準備,這方面做得滿好。唯一麻煩的是,室內設計需要看材質跟樣品,樣品會寄到公司,所以我偶爾還是會進公司,一個月或好幾周一次。公司有討論防疫守則,例如上樓搭電梯、下樓走樓梯,把動線分開等規則,比較容易遵守。

我太太是比較神經質,她是2月從台灣來,要求我買酒精,而且從外面一回到家就會馬上脫衣服洗澡,或是在門口全身都噴過酒精。現在她打完兩劑疫苗,回家不會馬上洗澡了,但還是會洗手、消毒跟換衣服。

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方式

20211224-居家避疫的生活,夫妻刻意隔開工作空間以免相互打擾。(江振維提供)
居家避疫的生活,夫妻刻意隔開工作空間以免相互打擾。(江振維提供)

以前畢竟沒有在家工作的經驗,已經習慣在辦公室有問題可以直接問同事。在家工作的話看不到對方是否需要你,剛開始我連上廁所也很緊張,要隨時on call,後來慢慢習慣了。

疫情前會通勤——有通車嘛,可以在車上睡覺或做自己的事。通勤那段時間是從家裡到公司的過渡期,可以調整自己進入工作心態,但疫情後就少了這段,一開始不習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模式,像我主管是每天早上走路繞到車站再回家,算是開啟一天工作的儀式。 (相關報導: 南海不是中國的!從國境之南的曾母暗沙談起...「曾母」究竟是誰的媽媽? 更多文章

我的儀式就是吃完早餐吧,然後早上需要一段安靜的時間。疫情過了兩三個月,開始焦慮的時候,我會在早餐後做七、八分鐘的冥想,比較能進入狀況,但我只有在狀態不好的時候會冥想。還有,以前在公司上班時沒有聽音樂的習慣,現在我會放音樂,當我放音樂就是要開始工作了,幫助自己進入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