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不是中國的!從國境之南的曾母暗沙談起...「曾母」究竟是誰的媽媽?

南海各國主權示意圖

早安!今天《世界走走》帶各位來到距離恆春超過2000公里的「真‧國境之南」,也就是被海峽兩岸同樣認定為「領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

  • 中國南疆是曾母暗沙,那「曾母」是誰的媽媽?
  • 中國的九段線從何而來,九段線裡的南海都是中國的?
  • 南海仲裁出爐後,台灣在南海爭議中可以怎麼做?

若是搭船在南海的曾母暗沙一帶極目四望,你大概怎麼樣也找不著「南沙群島」的蹤跡,甚至也看不到曾母暗沙。就算拿著望遠鏡,看到的仍是一片無盡湛藍大海。

因為曾母暗沙距離最近的陸地—馬來西亞的東馬海岸—大約80公里,距離南沙面積最大的太平島則有大約750公里,距離海南島更超過1500公里(距離越南與菲律賓則不到1000公里)。就算從曾母暗沙的海面垂直下探海床,想摸到海底的珊瑚礁(暗沙)至少也要下潛22公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位在海洋深處(大約7層樓深)的海下地貌,卻被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列為「領土最南點」。

根據我國教育部的重編國語字典修訂本,曾母暗沙是「南沙群島中最南端的一群暗沙。由曾母暗沙、立地暗沙和亞西暗沙所組成,為我國領土的最南點」;對岸的百度百科則說,曾母暗沙是「南沙群島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區域」。兩岸許多人從小讀地理時,想必都背過、考過這些「知識」。但「曾母暗沙」對於「確定國境南界」這件事來說,卻總是令人思之不解。

南海。(新華社)
南海。(新華社)

所謂「暗沙」(shoal)指的是「在水下隆起的地貌」,因此要將終年不曾浮出海面的「曾母暗沙」視為「領土」,在概念上怎麼也說不過去。因為「領土」至少應該是「水面上的陸地」,「曾母暗沙」既終年沉於水底、非島非礁、甚至連「低潮高地」(低潮時四面環水、高潮時沒入水中,一定情況下可當成領海基線)都不算,又該怎麼在曾母暗沙上「行使權利」、甚至「測算領海」?

南海今天被公認是「亞洲火藥桶」,是東亞除了台灣海峽之外,最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之地。除了周邊國家對南海的主權聲索範圍有所重疊,其中實力最強、態度最蠻橫的中國,經常含糊地以「九段線」(或者「U型線」)、「歷史性水域」對「整個南海」主張享有主權(尷尬的是,我國對南海的主權聲索範圍與理據也八九不離十),並且將實際掌控的南海島礁高度軍事化,對周邊國家造成極大威脅。對於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主張12海里領海與200海里專屬經濟海域的其他國家而言,當然不能忍受。

南海的主權爭議當然不止「九段線」一端,不過如果先把範圍集中在「九段線」上,曾母暗沙或許是一個容易入手的思考起點。

「曾母」究竟是誰的媽媽?

若先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放在一旁,按照兩岸對南海權利的常見主張—「歷史性權利」或者「歷史性水域」,那「曾母暗沙」想必是中國歷代先人頻繁航經之地,在此商旅往來、漁撈作業不在話下,也難怪這座暗沙會被取名為中國味十足的「曾母」。 (相關報導: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更多文章

這麼推想當然合理,但可惜完全不符事實。因為這裡的「曾母」並非哪個姓曾偉人的老媽,而是完全來自十九世紀英國海圖上的測繪成果翻譯—James shoal—所謂「曾母」,不過就是「詹姆斯」的翻譯,絲毫看不出中國對James shoal享有「歷史性權利」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