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的西藏人支持達賴喇嘛,中國不喜歡:《來自北京的祝福》選摘(2)

如果說尼泊爾與西藏人民的關係和承諾一度以共同的文化和宗教原則所引導,那麼這個時代是以現代尼泊爾國家的建立而宣告終結。圖為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資料照,AP)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尼泊爾媒體的報導,證明了北京的運作是多麼地成功。在尼泊爾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緝捕西藏難民的移民行動當中,尼泊爾軍隊在藏、尼邊境逮捕十七名藏人,男女老幼都有。報紙說,這十七個人可能面臨「被驅逐出境送到西藏」,他們很可能被關進中國監獄坐牢十年以上。尼泊爾移民事務部調查官迪帕克‧錢德(Deepak Chand)解釋,逮捕行動的目的是殺雞儆猴,向其他可能尋求庇護者發送訊息。

迪帕克採用一反常態的直言不諱的語言,描述對他的國家具有雙邊重要性的這個問題。他說:「中方希望尼泊爾成為試圖逃離西藏的藏人的流沙;不希望他們跑到別的地方。」迪帕克補充說,通過政治壓力和脅迫,中國「試圖以砍頭方式來殺鵝」。

幾個世紀以來,尼泊爾和西藏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甚至有如家人。西元七世紀,尼泊爾公主波利庫姬(Bhrikuti Devi,譯者注:藏人稱尺尊公主)嫁給第一位西藏皇帝松贊干布,一般認為她推動將佛教引入西藏,成為西藏的官方宗教。這位尼泊爾公主和她的丈夫監督興建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兩者都是西藏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大昭寺今天仍保存著尺尊公主出嫁時帶來的圖像和雕像,至為神聖。

尼泊爾公主波利庫姬(Bhrikuti Devi,譯者注:藏人稱尺尊公主)。(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尺尊公主像。(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但是,如果說尼泊爾與西藏人民的關係和承諾一度以共同的文化和宗教原則所引導,那麼這個時代是以現代尼泊爾國家的建立而宣告終結。事實上,這兩個國家近代的歷史充滿著邊境戰爭和領土小衝突,包括一八五五至五六年的一場短暫戰爭。

共產中國的崛起促使加德滿都當局必須選邊。初期,尼泊爾政府支持西藏人。在一九五九至八九年,尼泊爾政府甚至承認,並把越過其北部邊境而來的藏人註冊登記為「難民」,這是印度從未做過的事情。但是在一九八九年,也就是達賴喇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同一年,加德滿都改變了方向。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後來得出結論,「尼泊爾國王在與中國達成外交和解」之後,於一九八九年「停止允許西藏難民在尼泊爾永久定居」。從此以後,尼泊爾和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達成一項不具約束力的「紳士協議」,承諾讓來自西藏的難民「安全通過」繼續前往印度。但是就官方正式立場而言,從一九八九年開始,西藏難民不再被允許在尼泊爾定居。

二○一○年二月,在尼泊爾邊境小村莊拉瑪巴嘉(Lamabagar)被捕的十七名西藏男女老少,是第一批嘗到這項協議有多麼不夠紳士的苦頭的人。

達賴喇嘛3日在台灣佛教團體邀請下,赴印度達蘭薩拉講授佛法。(美聯社)
在一九八九年,也就是達賴喇嘛(見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同一年,加德滿都改變了方向。(資料照,美聯社)

*****

拉瑪巴嘉位於科達里邊境關口以東二十英里,它所在的山谷風景如畫,有從巨岩鑿成的房屋,層疊的河流和花崗岩山峰,充斥著線民和中國守望者。從海拔七千英尺高的草原只需要步行半天就可以到達中國邊境,這是西藏和尼泊爾商人已經走了好幾百年的老路。在二○一○年初,它也是中國不讓西藏人出亡的前線。 (相關報導: 歷史新新聞》1995年的衛爾康火災慘劇 更多文章

前幾天我在科達里和中國特務的互動激起了我的興趣,想要追索中國針對西藏難民發動軟實力戰爭的實體物證。因此,我從當地報紙上讀到十七人被捕的消息之後,決定測試尼、藏邊境實際上對試圖跨越過它的男男女女有多麼危險。(茱迪塔因為吃了未煮熟的西藏肉餡水餃引起痢疾,留在首都休養。)中國大使館武官陳忠將軍(譯音)在前一天已經前往拉瑪巴嘉;消息人士告訴一名尼泊爾記者,陳將軍有意阻止西藏人進一步越境進入尼泊爾領土。尼泊爾移民官員也告訴我同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