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祚來專欄:習近平號召「鬥爭」,會不會殃及香港臺灣?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解放軍。(美聯社)

習近平9月3日在中共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講話時大談鬥爭,僅官媒報公開道時出現的 「鬥爭」一詞出現58次,原文稿可能超出這一數字。為什麼大劑量重倡「鬥爭」,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共目前面臨的風險愈加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因而鬥爭是長期的,各級官員要堅定鬥爭意志,骨頭要硬,敢於出擊,敢戰能勝。

習近平為什麼突然大篇幅重倡「鬥爭」?基於黨內國內的政治需要,還是國際形勢逼迫?鬥爭如何展開,會不會影響到香港與臺灣局勢?

美國之音近日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日前透露出重要資訊:習近平明確告訴他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中國不會讓步。杜特爾特說,他認為香港示威給了習近平壓力,讓習近平「有些衝動」。菲律賓在南海是「依法」維權鬥爭,習近平則要進行「偉大的鬥爭」,香港抗爭者在為雙普選民主權利而抗爭,習中央呢,仍然在進行「偉大的鬥爭」。

人們不難看出,習近平高喊的「偉大鬥爭」,成了對抗國際法理的鬥爭,也成為抵抗民主潮流的鬥爭。毛時代階級鬥爭不講法理與公理,階級鬥爭是最大的道理,最大的政治正確,習中央呢,不再講階級鬥爭而代之以偉大的鬥爭,其本質仍然一樣,不講法理與公理,而是唯我獨尊、唯我政治正確前提下,進行對敵、對政治異已的鬥爭。

一、缺什麼才會號召什麼,習氏的鬥爭意欲何為?

中共總是缺什麼,號召什麼,缺勞動力了,就號召多生育人口,缺豬肉了,就號召大力養豬,嚴厲的環保規則即行廢止。

習近平顯然認為中共或中國現在缺鬥爭與鬥爭精神,所以要求中央學校官員有鬥爭精神與鬥爭技術,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習式的鬥爭是對異已力量的鬥爭,對不聽話的體制內力量進行鬥爭,對國際國內敵對勢力進行鬥爭,特別是所謂的疆獨、藏獨、港獨、台獨力量進行鬥爭。習近平如何啟動全國性的鬥爭運動,中共與政府如何配合運動開展,則成為難題。因為整個社會都經濟化追逐利益,鬥爭如何轉換成利益、創造財富?如何解決個人面臨的各種難題?階級鬥爭在極度貧困化的中國是一種娛樂與發洩,而今日之中國,更多的人追求的是財富與各種有效保障。習中央認為缺乏的鬥爭精神,並不是整個社會追求的「精神財富」。

有分析人士以為習講話的指向更多的是內鬥、權鬥,當習近平到西北視察,有人高喊習萬歲,而此時的《人民日報》卻在紀念鄧小平反對領導幹部終身制,這顯然是對習近平修改憲法使党國最高領導人終身制合法化的一種抵制,這樣的觀點、聲音能夠發表出來,人民日報是不是沒有鬥爭精神?這裡的鬥爭,已不是階級鬥爭路線鬥爭了,而是與習近平保持一致的鬥爭。

更為普遍的事實是,習治下的整個體制內官員開始犬儒化、工具化、木偶化。 (相關報導: 馬紹章觀點:為九二共識申冤 更多文章

習近平不可能既要求官員們聽話順從講規矩,又要能積極搞鬥爭,鬥爭影響團結,影響同舟共濟,還可能影響大局,只有習團隊與習的親信政客,才知道應該鬥爭什麼,鬥爭誰,其它人不可能積極地捲入鬥爭、參與鬥爭。誰是習近平的敵人,誰是習近平的朋友,這是鬥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官員們無法得到準確回答,所以無法展開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