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在4日宣布,補助未加保工作者1萬元,擴大紓困範圍。不過,近兩日發生排隊亂象、很多人不知道申請資格等狀況,引發不少民怨,讓政府的美意打了折扣。知情官員表示,確實因為一開始政策推動過急,在時間倉促下,導致溝通有落差,所以腳步有點慌亂,但相信這不會是長期的現象,也有重新滾動性檢討。該官員強調,相信理性的民眾絕對不會貪圖這點救命錢,盼在此次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中,民眾能再發揮「我OK、你先領」,給予真正有需要的人先領。
黨籍立委反映紓困問題 蘇貞昌跨部會討論、擬擴大方案
據悉,經濟部日前規畫發放酷碰券振興經濟等紓困政策,因為有不少雜音,所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上周二(4月28日)中午邀請黨籍立委到行政院進行便當會,希望交換意見,當天立委也就各選區狀況向蘇貞昌報告。當時,各立委對於許多銀行在紓困放款時不積極合作、申請的手續繁瑣等提出意見,因此,會後蘇貞昌隨即做出反應,要求各部會積極處理,主要是反映黨籍立委所提出的各種問題。
在蒐集完立委資訊後,蘇貞昌也積極研擬方案,並進行跨部會討論,於本周一(4日)親自召開記者會,不過確實因為一開始在公布時,溝通方面有些實質上的落差,造成發放時間、執行程序有所誤差,才爆發民眾不滿。據悉,近兩日,黨籍立委持續在黨內群組向行政院提出各地狀況,以及民眾的抱怨、不滿,狀況可以說是琳瑯滿目。有不具名綠委私下表示,「真的是砲聲隆隆」。

「急難救助金」屬衛福部經常性編列 此次「擴大版」找特種基金因應
據了解,對於現在發放的「急難救助金」,其實衛福部原本就有經常性編列,在第一階段編列的600億紓困預算中,就有7800萬的預算,是要做急難救助紓困,當時也在3月下旬便發文給地方政府、區公所說明擴大辦理,讓新冠肺炎疫情下受影響的民眾也能申請。政院官員說明,此次的「擴大版」急難救助紓困,是在7800萬的預算基礎,衛福部再找特種基金因應,目前的規模約40億元,考量預算規模、人口範圍再往上提升,也顧及申請方便及思考如何較為簡便。
據指出,為了申請紓困方案的急難救助,出現許多人擠爆地方區公所的現象,不論動機為何,但確實顯示了人民的需求存在。同時,因為原本7800萬的預算,在行政院上周與立委開會後,短短數日內遽增40億元,遠遠超過主責的衛福部所能預想狀況、負荷能量,因此在評估上,包括處理人力、程序上都無法確實掌握,才會導致目前的狀況。
地方政府行政程序落差、基層公務員理解較慢 致紓困初期亂象
此次「擴大版」急難救助紓困,雖然衛福部在蘇貞昌公布前,就先與地方政府、區公所等討論放寬相關範圍,但為避免遭到審計單位糾正,所以仍盼中央要有明確公文,避免事後有問題,導致公務員遭追究責任。政院官員表示,其實過去在發放社會救濟金時,就容易因為程序上問題,致審計單位調查是否有違反《刑法》中公務人員圖利罪的情況,所以在發放相關補助都會非常謹慎。 (相關報導: 「武統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解放軍將領警告:中美未分高下前,台灣問題不可能解決 | 更多文章 )
因此,在蘇貞昌前天召開記者會宣布後,衛福部隨即正式發文給地方縣市政府,但因各縣市政府處理行政程序上有落差、基層公務員理解較慢等原因,才會引發民怨,衍生初期亂象,政委龔明鑫也為此出面致歉。但知情官員認為,此現象不會是長期的,希望民眾在更了解方案後,就能夠解決排隊太多、不理解申請資格的問題。同時,因為政府有既成體系,包括勞保中有職業工會,或農民的農保能透過農會系統的造冊,可簡便相關處理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