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對於《國防產業發展條例》將正式上路樂觀以待。
在協會理事長、中信造船集團董事長韓碧祥眼中,過去國艦國造、國機國造只是口號,造船業是「慘」業,往往飽一餐就不知道下一餐在哪,只能做代工而已,未來則是揚起風帆、駛向美好前景,產業動能水漲船高。
台灣憑五大優勢攻入國際供應鏈
各國造船業受到疫情衝擊幾乎無船可造,但國內包括台船、龍德、中信等廠商卻受益「國艦國造」,在逆風中滿手訂單,出現前所未見的榮景。韓碧祥從業界角度認為,總統蔡英文上台後,台灣才真正開始落實「國防自主」政策。
「國防能自主,船廠單子就接不完,中信接單二六○億元,軍艦與公務船所佔比例中,海巡署有八十一艘,就將近二五○億元。」韓碧祥以中信造船集團為例,產能已滿載到五年後,計畫在二○二一年申請上市擴大規模。
不只中信有上市計畫,搶下新加坡三分之一小型公務船市場的龍德造船,已於二○年底申請登錄興櫃股票。台船亦將增資至一百億元備戰。
船廠從慘業邁向產業,還要從國家隊打入世界盃,韓碧祥稱,說這是奇蹟也不為過。台灣國防產業協會更積極參與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台美國防產業論壇,並與美台商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產業進入雙方國防供應鏈。
鴨子划水已久,總算傳出好消息。美國已有多家大廠相中台灣製程快速、便宜、技術到位、高工藝水準與高素質人力等五大優勢,紛紛來台考察造船與航太廠房設備。
白髮「海賊王」有征服七海雄心
我方則要順勢切入美國大廠國防供應鏈體系,共同開發國際市場。不只美國,日本、澳洲、英國等國家都有過接觸。
高齡七十九歲、滿頭白髮的韓碧祥談論至此,有如化身漫畫中要征服七海的「海賊王」,雙眼發光地許下豪語:「一定要立足台灣,放眼世界,與世界對我友善區域或國家合作,希望今年會有好的發展,要擴展到全世界。」
要將「本夢比」轉換為本益比,還得克服不少現實困難。以造船業為例,過去為搶食國內公務訂單各懷鬼胎,按鈴控告案件不斷,根本一盤散沙。老船長想要航向新大陸,當務之急就是整合產業聚落、人才培育與呼籲金流鬆綁等三大方向。
有關建構國防產業聚落。韓碧祥的構想是,依《國防產業發展條例》獎勵規範,整合產業、學校與研究單位,發展台灣自有技術、產品與裝備,不再「自己打自己,而是要攜手一起打到國外去」。
學徒出身的韓碧祥具拚搏個性,台灣雖具高度競爭力,但他深知必須拚命提升技術,否則一旦讓中國殺近到身後,台灣就沒飯吃了。而業者要提升技術,最快的捷徑就是配合投入政府國防產業政策發展。
培育優秀人才亦為整合工作重點。協會規畫分別與北部淡江大學、中部逢甲大學以及南部中山大學合作設立辦事處,請學校安排至航太、造船、資安、機器與油壓等公司參訪,並由業者提供寒暑假實習機會。
如果說建構產業聚落加上培育人才是企業擴張的兩大支柱,金流整合就是大動脈。 (相關報導: 專訪》中美競爭揭幕全球變局 陳其邁提6大產業策略:高雄機會稍縱即逝 | 更多文章 )
獵雷艦案嚴重限縮造船業融資空間
但先前的獵雷艦慶富案讓銀行團嚇到,視造船為高風險產業,嚴格限制放款條件、管制貸款資金運用。「現在銀行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放款綁得非常死。」韓碧祥坦言,慶富案衝擊迄今餘波未平,除了銀行要求保證額度需「一比一」,還得拿保證函或發票才能去向銀行請款,這對資金靈活運用限制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