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5日宣布,中美兩方同意10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第13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這也是9月1日中美第四輪上調關稅後,雙方談判代表首次碰面。中國官媒紛紛放出和解風向球,呼籲美國理性談判,不過川普3日則繼續放狠話,表示談判要是拖到他的第二個任期,北京將面臨更嚴厲的條款,「供應鏈崩潰後,企業、就業和資金都將消失」。
美國從9月1日開始,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5%關稅,品項包括鞋類、智慧型手錶、平板電腦、電玩主機等一般民生消費商品;遭到「攻擊」的中國也祭出反制措施,除了首次針對美國進口的原油加徵5%的關稅,還對其他總計750億美元的1717種商品,加徵5%或10%的關稅。中國商務部9月2日還表示,中方已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就美國的進口關稅提起訴訟。

正當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中國商務部5日上午突然發表消息,表示「9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萊特海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馬努欽)通話。雙方同意10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此前雙方將保持密切溝通。」
「工作層將於9月中旬開展認真磋商,為高級別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做好充分準備。雙方一致認為,應共同努力,採取實際行動,為磋商創造良好條件。商務部部長鍾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等參加通話。」

中美一年多來雖然總是打打談談,但是5日的消息依舊激勵國際市場,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駐新加坡資深利率策略師紐納哈(Prashant Newnaha)表示:「隔了一夜,我們看見市場表現相對好,這項(貿易談判)消息為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新華社3日指出,劉鶴當天接見見美國參議院「美中工作小組」共同主席、參議員戴恩斯及參議員珀杜一行,並且表示「中方堅決反對貿易戰,這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也不利於整個世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則說:「中方始終保持理性、冷靜、克制,為恢復磋商創造條件」,「中方不會委曲求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決不動搖」。

川普雖然願意與中國恢復談判,但他的態度還是表現得非常強硬。川普警告中方,如果貿易談判拖延下去,他第二個任期對北京將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只要他明年贏得大選,而中美依舊沒有解決貿易爭端,「北京方面將面臨更嚴厲的條款,中國的供應鏈將崩潰,企業、就業和資金將消失!」
美國股市3日下跌,數據顯示,8月美國製造業活動從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萎縮,指標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殖利率)更跌至2016年7月以來最低。不過川普選擇無視這些經濟數據,4日依舊宣稱「我們跟中國的談判做得很好」、「中國正在經歷57年來最糟糕的一年」,並且強調美國關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美國消費者則是幾乎沒有影響。 (相關報導: 川普又收新關稅!美國認定中國、墨西哥傾銷「預製結構鋼」準備課稅收保證金 | 更多文章 )
川普总统最新在白宫接受采访,中共国的经济已经失控。中共政权正在失去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如果没对中共国进行经济打击,美国的股指可能比现在高一万点。但是总得有人来做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经济没有打击中共政权重要。他们愿意达成协议就达成,怎样都可以。为进一步打击埋下伏笔。 pic.twitter.com/1sVmHU6cqB
— 合众力量 (@c4k1cXAHXrbzrzI) September 5, 2019
川普4日還說,要不是中美貿易戰,道瓊指數至少還會漲一萬點、創下歷史新高。川普一方面吹噓自己的經濟政績絕不僅止眼下表現,另一方面他又堅稱「總是有人要做這些事,阻止中國利用美國貿易來實現經濟的長期利益」。也因為川普的態度反覆不定,日媒共同社認為,雖然中美約好了10日在華府談判,但到時候仍有可能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