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課惡搞漫畫到金鐘最年輕導演 徐漢強「與自己和解後」拍出宅男的榮耀

上課畫漫畫、童年離不開電玩,導演徐漢強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其實自己本來想進的是遊戲業。(盧逸峰攝)

自習課的時間,教室裡有人埋頭苦讀,也有人倒頭大睡,可能還有人,漫不經心地在課本上塗塗改改;訓導主任走進教室,繞到佈告欄前,望著欄上貼的漫畫掀了2頁,上頭是惡搞後的國文課本情節。

「徐漢強!」主任扯開嗓子,朝教室裡丟來質問,「這禮拜怎麼沒有連載?」

「主任,這周月考啊。」徐漢強一臉苦悶喊回去,他從國小以來,就已經是校園裡的業餘漫畫家。

從小就在創作 拿過金鐘獎的他其實原想做的是…

「記得我到畢業旅行還在趕稿,因為他們說,畢業前沒有完結篇 ,就完蛋了!」回憶起最初的創作,徐漢強苦笑起來,眼睛瞇瞇的,「等於我從小就在說故事,從小學就在面對讀者feedback, 比方說,『這個轉折有點太理所當然』、『我覺得這個解法太簡單了吧』,我覺得一路上,雖然不是很早就在做電影,但是很早就在創作、說故事、面對觀眾。」

如今,徐漢強是名導演,拿過金鐘獎、BlizzCon影片亞軍,最新端上台的作品,是一度引起瘋狂的《返校》電影版,首映、特映過後,口碑爆炸,壓倒性的好評排山倒海,這一回的feedback,他看了笑得靦腆。

其實,徐漢強本來想進的是遊戲業。

20190902-《返校》媒體千人試片。(影一製作提供)
由遊戲改編的電影《返校》日前舉行媒體千人試片。(資料照,影一製作提供)

重度電玩迷 電影也從小在心裡萌芽

1981年出生的他,5歲就開始玩電玩。彼時台灣盜版遊戲機正盛,阿羅士、小天才⋯⋯連紅白機都還沒有,遊戲年資超過30年,早就是重度電玩迷,「家人當然覺得,你不要打電動啊,買電腦給你,不是要給你打電動,但也沒特別阻止,父母就是覺得說,你能兼顧好課業就好。」

不只是電動,徐漢強的童年也充滿電影,80、90年代的好萊塢科幻電影蓬勃發展,《魔鬼終結者》、《侏羅紀公園》都在他心裡留下印記,泡在幻想的養分裡,問起徐漢強真的有兼顧課業?他露出遲疑的微笑,「盡⋯⋯量啦。」接著補上:「至少活到現在了,有研究所畢業。」

徐漢強還喜歡畫畫,從小學起,就開始在作業簿上畫漫畫,甚至在班上連載,累積出死忠讀者,他回憶當時甚麼都畫,大多是像《七龍珠》那樣的格鬥漫畫,或者惡搞課本裡的故事,「像什麼孔融讓梨啊、三顧茅廬啊、朱自清的背影啊,每次拿到課本,就是先翻看有哪些故事性的文章,把它畫得很白痴這樣。」

打遊戲、看電影、畫漫畫的人生,喧鬧地來到了大學,1999年的國產遊戲產業已漸沒落,同時數位媒體等相關科系,也還未出現,一心期待走創作的徐漢強,最後推甄進入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他說是因為高中都在不務正業,當時廣播組分數第一,電視第二、電影三,他的成績只能考上電影組。

世新大學校門(圖/世新大學 Shih Hsin University@facebook)
導演徐漢強就讀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圖為世新校門「山洞口」。(資料照,取自世新大學 Shih Hsin University@facebook)

遊戲世界磨出電影能量 大學成他人生轉彎處

其實此時徐漢強還未死心,他從高二起,就透過自己買書、上課的方式開始學寫程式,無奈數學太爛,當時遊戲最常用的C語言涉及大量函數、拋物線概念,讓他頭痛萬分。

但世新廣電畢竟是影劇圈的老字號,徐漢強的人生軌跡,也在此轉變。 (相關報導: 「我很少玩遊戲哭的!」拍《返校》就像挑戰大魔王 徐漢強從《魔獸世界》練出一身絕技 更多文章

過去看慣好萊塢商業片,直到進入大學後,他對電影才開始啟蒙,「理解電影不是只有好萊塢那樣的做法,義大利的電影什麼樣子、日本電影什麼樣子,美國電影怎麼流變,法國國怎麼把電影變成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我可能從小就比較喜歡顛覆東西吧,開始喜歡電影時,是發現電影的可能性,不一定是要像好萊塢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