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媽的亞裔美國多重宇宙

《媽的多重宇宙》劇照(美聯社)

《媽的多重宇宙》是一部亞裔美國電影。

講這句話很像是廢話,但我想說的是,電影故事與情感的成立即是依靠著亞美脈絡對於世代的紛爭以及對亞洲的想像(與致敬)所堆砌成。

它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之中巧妙地運用並且轉化了亞裔在美國好萊塢主流市場中的刻板角色(功夫、broken English、action sidekick、開洗衣店的移民),以及楊紫瓊這名跨國亞裔演員——藉由她本人所帶給觀眾的聯想,尤其是香港電影給予華語電影圈的多元符碼——帶來一名亞裔女性角色在西方霸權視角外可以有的無限潛力。

電影一開頭在 Evelyn 一半住宅一半辦公室的公寓,周圍的景象包含非常典型亞裔家庭的鍋碗瓢盆與木製傢俱、散落的稅單,講著有腔調的普通話並與英語互換的對話,讓觀眾其實在一瞬間無法掌握她到底在哪裡——尤其是在台灣觀看這部劇,這樣的景象,可以是很多亞洲城市印象的總和,哪裡都有可能。

但對我而言,五分鐘內的另一個鏡頭透露了這絕對是在美國的亞裔家庭無誤,因為窗邊的一捲 Bounty 牌廚房紙巾——沒有什麼可以比這個畫面更美國了。

導演在處理移民的情感,即是依這些細小物件與對話般堆砌出的細膩畫面,包含令許多移民家庭痛苦的報稅場面,二代的女兒作為一代家長的翻譯員,以及三代同堂這在美國家庭並不尋常的畫面,它要鋪陳並召喚的即是有別以前亞裔美國電影的一個新的詮釋。

就像楊紫瓊在訪談中講到的,2010年代之前,我們只有喜福會《Joy Luck Club》,而它對三代母女的呈現是十分痛苦與悲劇性的,對於異性戀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問題也是偏向悲觀的,更不用說是對於「中國」在回憶中的呈現,即是父權家長制以及戰爭破碎的代表。美國不完美,但美國是「生活」的可能。

2018年的《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某種程度上部分顛覆了這樣的亞裔美國印象,亞洲不但是奢華的、ultra 現代的,亞裔美國人主角 Rachel 即使是名美國大學教授,擁有足夠的文化資本,也在這樣的當代亞洲的地景中被認為是有點「老土」的。

《媽的多重宇宙》要超越的我認為即是這種移民電影中常見的「美國」vs.「亞洲」的二元衝突,作為現在多數移民敘事的一種慣性架構。《媽的》即是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在多重宇宙的設定下,Evelyn 是不再為自己選擇(離開或留下)所道歉的,可以橫跨各個社會,語言,甚至是熱狗手指女同性戀宇宙的主體。

她的「超能力」,即是來自於超越移民單一敘事與亞裔女性的唯一可能,那就是成為西方父權社會中的壯烈犧牲者、旁觀者,忍辱負重,犧牲小我。Evelyn的革命在於她可以放下所有人生的「what if」,甚至以真切的情感去感動她身邊不同的人,包含她自己的女兒。 (相關報導: 賈選凝專欄:媽在多重宇宙裡到底做了什麼? 更多文章

故事中有許多細膩的情感本身就是動人的,但它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這對母女間的糾葛,當然是超越Joy的性向問題,只是透過性向這個「事件」來呈現兩人間化學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