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倫敦市長強森「內心交戰」宣布支持英國脫離歐盟

倫敦市長強森21日在倫敦自家門外向記者表示他將投身離歐陣營(美聯社)

即使辛苦談定改革協議的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數小時前才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中,公開呼籲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守護英國續留歐盟。21日傍晚,強森在自家門口宣布,在大量內心交戰(a huge amount of heartache)後,他已選擇投身離歐陣營。

離歐陣營戰力大增

這大幅增強了離歐陣營的戰力,可能成為離歐公投宣傳的轉捩時刻。先前,離歐勢力被認為主要由極端分子與政治邊緣人物組成。但如今「全心全意」支持英國續留歐盟的卡麥隆不僅與長期戰友戈夫(Michael Gove)走上歧途,還必須打倒保守黨當前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強森。

長期對歐盟抱持戒慎態度的司法大臣戈夫,為離歐提供了理性的論述,而強森帶入了樂觀的熱情。這一點可能正是直擊親歐陣營的利器。支持歐盟者時常被認為落入「保持原狀」的被動境地,或是在宣傳上以「恐嚇計畫」(Project Fear)策略,威嚇人民脫離歐盟的危險性。

且強森頗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這也是對歐盟態度最為親切的一個年齡層。據2015年10月一份YouGov/Prospect的民調結果顯示,如果卡麥隆與強森聯手支持歐盟,親歐陣營的支持度有15%的提升。

BBC政治副編輯朗戴爾(James Landale)分析,強森是全英國最有魅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也隨之為離歐陣營帶來他們正缺乏的指標性人物。接下來強森必須測試自己的影響力能否遍及全國,這對於他的首相之路也是關鍵的一戰。

誰是強森?

倫敦市長強森21日在倫敦自家門外向記者表示他將投身離歐陣營(美聯社)
倫敦市長強森21日在倫敦自家門外向記者表示他將投身離歐陣營(美聯社)

51歲的保守黨內閣不分部部長(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及國會議員強森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同時擁有美國與英國護照。他出身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及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主修古典文學。

強森在《泰唔士報》(the Times)展開記者生涯,而後成為《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gh)的駐布魯塞爾記者,開始觀察並參與英國疑歐氛圍的上漲。1999-2005年間,他擔任《每日電訊報》旗下的《旁觀者》(The Spectator)周刊主編。2001年進入西敏寺國會。

過去6年來強森擔任倫敦市長,第2任期將在5月結束。長期以來,他雖然時不時會發表疑歐言論,但也是眾所皆知的親歐者(Europhile),也從未提出英國應該脫離歐盟的主張。

歐洲文化與歐洲聯盟應分別視之

21日倫敦時間下午5點左右,強森在北倫敦的家門外向記者們表示,在大量內心交戰後,他將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為這個國家的人民爭取自治與經濟上的權益。

他在發表於《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gh)的專文中開宗明義地說,「我是一名歐洲人」。他相信英國永遠都將在文化意義上作為歐洲的一分子,但這不代表英國也應該參與歐盟的政治計畫。 (相關報導: 英國若「違背蘇格蘭人民意願」脫歐 蘇格蘭擬公投獨立加入歐盟 更多文章

強森在文章中爬梳了歐盟整合的歷程,指出歐盟的權力日漸集中於布魯塞爾,同時英國的主權一再被稀釋。他說,英國目前有15-50%的法律來自歐盟,「這些是不可拒絕、不可逆轉的法律」,就像是「法律的殖民」。歐盟侵入幾乎所有領域的公共政策,且其權力凌駕於各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