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拜登上台 學者:美中和緩讓兩岸「重開機」、我應「避免14億人敵視」

拜登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2日舉行「美國兩岸政策的變與不變」研討會。(顏麟宇攝)

拜登(Joe Biden)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政大東亞所榮譽教授邱坤玄今(22)日指出,拜登仍將中國大陸視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但強調競爭下的共存與合作。他認為,拜登上台對兩岸是「重新開機」,台灣應把握此機遇,應改善兩岸氛圍;不對中國大陸採取歧視宣傳與作為,造成14億大陸人民對我敵視,「否則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2日舉行「美國兩岸政策的變與不變」研討會,由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主持、邱坤玄、台大國企系教授盧信昌、淡江戰略所教授何思因與談。林郁方指,不認為拜登政府上任後僅優先處理內政,延後外交,會外交內政同時處理,包含阿富汗撤軍、伊朗核協議、南海的美中軍艦對峙等都是重要問題,無法暫時閒置。

林郁方指,「美中關係牽動兩岸關係,民進黨很多人認為美中關係會持續惡化,對台灣也是最好的,但我認為,美中會有持續鬥爭的地方,但也有走向和解的部分會出現。」

林郁方舉例,美國準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家情報總監、防長、財長4位提名人在參議院聽證會報告,雖仍把中國當成最大挑戰威脅,布林肯強調中、俄對美的對抗繼續增加,美國和盟國要合作對抗,但4位準閣員講話,對中共的批判,比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時代的官員溫和很多。

20210122-國政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22日召開「美國兩岸政策的變與不變」記者會。(顏麟宇攝)
國政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22日召開「美國兩岸政策的變與不變」記者會。(顏麟宇攝)

林郁方提2觀察重點:布林肯和拜登釋放美中和解訊息

林郁方也提出2個觀察重點,如布林肯在參議院雖然提到中、俄對美對抗增加,稍後講美要和盟國合作,再提到要對抗「俄羅斯、伊朗,北韓」威脅,後者就沒再提到中國大陸;另外,拜登就職典禮時提到,回顧2011年和習近平在成都訪問時,習問他如何定義美國,拜登說是「可能性」(possibilities),後面多次提到,和打交道的對象要respect(尊敬),多次重覆此字,他認為布林肯和拜登這2次講話都釋放出訊息,意味美國準備願意跟中國大陸和解,改善關係。 

至於前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卸任前要鬆綁台美交往限制,布林肯說「正在認真研究台美交往規定」,卻一直重提《台灣關係法》和三公報,林郁方指,民進黨朋友可能會不喜歡看到美中和解,但他認為美中和解反而是兩岸和解契機,可以帶動後者。蔡總統元旦文告表明,台灣願意與需要跟中國大陸和解,若真如此,民進黨沒有理由、也不用擔心,美中和解會傷害台灣。

2021年1月19日,美國新總統拜登提名的國務卿布林肯出席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AP)
2021年1月19日,美國新總統拜登提名的國務卿布林肯出席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AP)

林強調,美中會繼續競爭,台灣重要性是不會削減的,美國會繼續需要台灣,因為台灣是美國和中國大陸打交道時的重要籌碼,當美中關係改善,台海、南海對峙緩和,會讓兩岸關係改善很多。 (相關報導: 為何綠不挺同黨王浩宇卻挺無黨籍黃捷?黃暐瀚揭民進黨怕的是這件事 更多文章

邱坤玄:拜登將重返美國傳統「一個中國政策」

邱坤玄提到,據IMF統計,2020年中國大陸GDP已經達到美國的70%,差距之小前所未有,成為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以中共而言,歷經川普4年的強硬遏制,讓中國大陸深刻意識「自力更生」的迫切,將透過「十四五」規劃,在關鍵科技上尋求創新與自主;在國際上,則善用統一戰線,藉著RCEP、與歐洲簽署投資協議,尋求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合作平台,因應美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