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311 海嘯嚴重破壞日本東北地區,更讓福島核電場爐心熔毀,輻射外洩使當地居民被迫撤離,雖然日本福島核災已經過了7年,世人也已經慢慢淡忘這起事件,但是福島當地仍是管制禁區。
而一名來自波蘭的攝影師波內辛斯基(Arkadiusz Podniesinski),勇敢踏入福島災區,他透過人脈關係取得進入禁區的申請資格,用照片帶大家見證受核災洗禮的真相。
核災發生後,16萬居民被迫遷離,依照輻射的污染程度分成3級:最嚴重的紅色區域被視為危險區,無法修復與淨化;橘色區居民能短暫回去,但不能久住;綠色區受到的污染最少,淨化也已完成,居民可陸續回去居住。

根據調查,住在紅色區域的居民只有10%有返鄉的意願,高達65%都不想回來,而且災民的補助少得可憐,每人只能得到10萬日圓(不到台幣3萬元),而且他們對於政府年年放寬暴露輻射量也感到相當不滿。
Arkadiusz 說:「當初福島撤離的範圍高達20公里,共有16萬居民被迫撤離,至今4年過去,仍有12萬災民仍居住在臨時收容所無法回家。」他7年前曾至同樣發生核災的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但他從來沒想過被政府與科學家認證的安全核電,竟然會在日本引發這麼大的災難,他認為這件事要怪的不是海嘯或地震,最終都是人禍,所有災難都是可以預知與避免的。
Arkadiusz 經過複雜的人際請託與申請,進入連記者都不准進入的紅色與橘色災區,在他公佈的數十張照片中,可以得知禁區內每天仍有2萬名的工人在清理受污染的土壤,將被輻射汙染的土壤包進一袋又一袋的垃圾袋,並層層疊起節省空間,成為福島的特殊風景。
但許多森林與山地卻因地形關係無法淨化,有科學家擔心雨水與陣風會把山林的輻射帶到其他地方,車諾比就發生過至少2次這樣的慘劇。且沿海大部分建築都被海嘯夷為平地,較為內陸的城鎮則成為廢墟,商店內盡是凌亂散落一地的商品。

Arkadiusz 在紅色災區內遇到名叫松村的農夫,他不捨自己的牲畜、而非法返回家園。大多數年輕人已離開福島多時,去都市尋求更好的生活,老一輩的不捨離開,選擇住在附近的小小組合屋中。
Arkadiusz 接著前往另一個被禁止進入的浪江町,雖然這個小鎮已經無人居住,交通號誌與路燈依然盡責地亮著,這裡不時有警察巡邏。他由三個當地居民陪伴參觀未嚴重受損的房屋,但輻射讓他們不得不撤離。
到了海邊就比較可以看見海嘯對建築的摧殘,如今都已經清理地差不多了。海邊學校學生當年即時避難山丘上,躲過海嘯的侵襲。
他接著拜訪一處農場,當地的牛隻身上長出白色的斑點,農場主人推測是牛吃了輻射污染的草,他試著公開這件事、找來媒體甚至到國會前抗議,但令人失望的是,政府除了給予些許經濟補助與採集牛隻血液樣本外,就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了。
Arkadiusz 最後前進受污染最嚴重的雙葉市,整個小鎮已經被污染到放棄淨化,進入者也都要穿戴防護衣和口罩。雙葉鄰近核電廠,路上還有招牌寫著「核能是光明未來的動力」,如今看來格外諷刺。
他在這裡遇到一對老夫妻,定期回來屋子看看與修繕。其中,他更發現被雜草淹沒的汽車群,整齊排成一列一列的停好,車子受到嚴重污染,災民們為逃難棄車而逃,估計這片雜草叢生的地方曾是公路,果然測量儀證實了這點,而這裡現在已被大自然的力量重新掌控。
他最後訪查了狼藉的市內,已經空無一人,物品散落一地,離開災區時,所有人都被強制用輻射測量儀檢測,全身上下都不放過。
Arkadiusz 在個人網站上說到,深入福島拍攝的唯一目的,就是讓世人看到核災後的世界,提醒不當使用核能的後果,並期望不要再有下一個車諾比、福島事件的發生。
文/ 言人編輯|不老妹 Kristy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言人文化(原標題:歷史文化/攝影師勇闖核電危險級災區,重新揭示被世界遺忘的福島) (相關報導: 人物文化/活了101歲的驚世美女Leni Riefenstahl,只因一個錯誤被罵了70年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