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很仇女?你可能是得了「厭女症」!而且男女都可能有這項心理疾病,這些行為特徵你中了幾項?

在心理學上,厭女症並不是真的討厭女性,而是因為看不慣女性某些「反常」的行為。(圖/unsplash)

如果您有看過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原文名稱:82년생김지영),或許能更了解電影中想傳達韓國社會的性別歧視及不平等,以及潛藏在社會中的「厭女文化」。諷刺的是,電影上映後,韓國各大評分網站,男性都給電影過低的評價,女性則給到近滿分的好評。這樣的社會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厭女症(Misogyny),又稱女性貶抑,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厭女症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不論男女都可能會有厭女症

在心理學上,厭女症並不是真的討厭女性,而是因為看不慣女性某些「反常」的行為,或是認為女性「該有身為女性要有的樣子」。舉例來說,整個社會認為傳統女性應該遵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觀念。然而,當女性開始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打破成規,看不慣的人就會產生這樣的厭女心態。

因此,厭女症並不只限於韓國,世界各地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別認為男生才有這樣的心態,甚至女生也會有。厭女雖然算不上是疾病,但心理學上,它仍是大男人主義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學中的意識形態(Ideology),也就是社會大眾的共識。

厭女症的形成

一般來說,有厭女症的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厭女症屬於無意識的仇恨,除了前面提到的社會意識形態外,根據研究,也有可能是在早期發展時,特定的女性造成了某些心理創傷,例如母親家暴、母親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或是姐妹、女老師,甚至是被女朋友用錯誤的對待方式。這些都有可能在大腦的皮質下區域(Subcortical matter)種下仇恨的種子,而這樣的種子會持續在腦中成長,經過大腦中的恐懼處理(Fear processing)和記憶區域(Memory areas),最後影響感性及理性的決策,形成日後的厭女症。

男女表現出不同的厭女症行為

男生、女生所表現出的厭女行為是不同的,且並不容易察覺,這是因為他們不一定會全部都表現出來,以下為您舉例男女間的表現有何差異。

女性的厭女症特徵

●認為女人就該結婚生子、勤儉持家、維持溫柔婉約的形象,並且沒有過任何婚前性行為。●認為女人就該永遠站在男人身後,成為男人的溫柔鄉。●看不慣嘗試打破成規的女人。

男性的厭女症特徵

●將女性視為獵物。●性格轉換很快,像是有雙重人格。●對女生的承諾常常光說不做,但是卻十分遵守對男生的承諾。●和女生約會習慣遲到,與其他男生出去則很守時。●在女生面前總愛表現出驕傲自大、控制慾強,且以自我為中心。●對女人的好勝心特別強,如果輸給女人會感到特別挫敗,但若是贏了,反而能夠客觀地面對。●對待男性朋友及女性朋友的方式不同,尤其會對女性朋友和女同事品頭論足。●無意識地讓女性難堪,例如開不得體的玩笑,或是在感情中強行要求發生性行為。●約會時喜歡反其道而行,比方說,女生喜歡傳統的紳士行為,這時有厭女心態的男生對女生就像對待兄弟一樣,甚至直接要求女生買單。如果女生是較獨立,想各付各的帳單時,男生反而想唱反調,直接幫忙點餐、買單。●發生關係時,容易忽略女生的感受,或是只享受女生口交,性愛時也喜歡採用後背位,避免眼神交流。●一夫一妻制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容易劈腿,並且認為女人就只是他們的所有物。●常常無緣無故消失、結束一段感情,隔一段時間後出現,再以花言巧語挽回女生。

如果沒有在厭女症初期形成時,開始修正的話,就很難改變這樣的想法,雖然聽上去很讓人難過,但改變一個觀念所需要的時間本就長,女生們應該要有自信和想法地去做想做的事,別被厭女文化限制。 (相關報導: 南韓女權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掀性別論戰 女主角鄭裕美遭韓網友詛咒:這是妳最後的作品 更多文章

文/Wendy Xu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llo醫師。(原標題:倡平權卻感覺不自由~男女都有厭女症)責任編輯/柯翎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