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健康貼士:美國醫生長期沐浴不用肥皂的科學考量

美國醫生詹姆斯·漢布林(James Hamblin)洗澡時竟不用任何清潔用品 ?(圖/截取自 James Hamblin IG)
shower
大多數人淋浴時會用清潔產品(圖/BBC提供)

如果有人被問到是否懂得如何沐浴洗澡時,估計多數都會笑出聲來。

淋浴是現代社會人們每日衛生的一個很簡單、理所當然的小事情、小細節——誰都會:泡水或衝水,用肥皂或沐浴露,最後沖洗乾淨,浴巾擦乾,完成。

也許正因如此,當美國醫生詹姆斯·漢布林(James Hamblin)著書告訴人們自己已經5年洗澡不用肥皂或任何清潔用品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強烈的驚訝、震驚,甚至噁心。

很多人一上來可能會覺得漢布林醫生很不衛生,有點賴。

其實,在新冠疫情前漢布林也堅持用肥皂洗手。他還是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講師,以及美國《大西洋》雜誌的醫學作家和播客節目主持人。 

那麼,作為一名醫生的他,這種「古怪」選擇背後又有哪些考量呢?

衛生專家不用肥皂的真實原因

據英國《衛報》報道說,作為醫療衛生專家的漢布林看起來非常年輕,也自然懂得衛生常識,而他拒絶用清潔用品有他的道理。

原來,漢布林的淋浴習慣是逐漸養成的。他最初的目的是省時間,同時也省錢、省事

後來,隨著他對人類微生物群系科學(microbiome science)越來越感興趣,決定親身嘗試一下不用清潔用品對人體微生物群系的影響,便從洗澡這樣一件小事做起

插圖
微生物不但生活在人體腸道中,還有大量生活在人體皮膚上。(圖/BBC提供)

原來,隨著人們對醫學認知不斷加深,對生存在人體皮膚上和腸道中數以萬億計微生物群落(microbiomes)重要性的了解與認知也與日俱增。

微生物群在人體免疫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使我們免受病原體的侵害。病原體通過產生抗微生物化學物質來與人體微生物群爭奪資源和空間。

微生物學家們正在試圖進一步解開這些微生物群種與人體健康之間的複雜關係。因此,人們意識到如果使用各種抗菌清潔品清除這些微生物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人體皮膚的自然保護油其實未必是好事。

有科學證據顯示,包括普通沐浴用品在內的很多日用化學品會破壞保護人體健康的微生物群。也正因如此,目前很多地方的市場上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對微生物群比較友善的沐浴用品

商業炒作

淋浴產品
這種含顆粒的淋浴產品還對海洋生物構成威脅。(圖/BBC提供)

從1920年代開始,日用化工行業就不斷大量推出人體清潔、除臭產品。商業廣告宣傳讓人們覺得不用除臭劑(deodorant)和清潔用品,就很不衛生,甚至會有體臭

現在,人們使用的各類與皮膚有關的日用化工品已經數不勝數,除各種各樣的洗滌清潔用品之外,還有美容、護膚、保濕、除臭、去角質等應有盡有。

與此同時,過敏、痤瘡、粉刺、濕疹和牛皮蘚等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變的越來越普遍。

有研究顯示,雖然人們熱衷於身體清潔,但許多人卻飯前便後最關鍵時刻不好好洗手或乾脆不洗手。不言而喻,特別是在眼下全球疫情流行的時候,肥皂洗手反而比身體清潔更重要。

化學品少用為妙

除臭劑
少用噴霧除臭劑,因為人體可以吸入對健康不利。(圖/BBC提供)

漢布林撰寫了一本有關皮膚保健的書(Clean: The New Science of Skin and the Beauty of Doing Less)中,具體解釋了自己每日衛生習慣背後的道理,並希望能解開人體最佳清潔方法之謎。 (相關報導: 每天都要洗臉,你洗對了嗎?冷、熱水洗差在哪?醫師簡易圖解「洗臉SOP」7步驟 更多文章

他說,關鍵要慢慢來。他本人已經徹底不用任何清潔、除臭用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