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管中閔、韓國瑜眼中的「國家機器」

高雄市長韓國瑜指控國家機器監視他。(盧逸峰攝)

「國家機器最近很忙!」這話是行政院長蘇貞昌說的,蔡英文總統隨後跟進,目標都衝著質疑自己遭到「國家機器」監視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聽到「國家機器」的兩大代表號:總統與閣揆,氣定神閒,語帶調侃說「自己」(國家機器,政府)很忙,頗有讓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效果。

「國家機器」泛指政府,但照馬列主義的解釋,國家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軍警檢調司法當然是,其功在「武嚇」,政治教育文化也都可以是(比方課綱),其效在「文攻」(意識形態灌輸,簡稱洗腦)。

「國家機器」不是一個好詞

簡單講,「國家機器」不是一個好詞,當人民控訴國家機器時,通常意謂政府所為施壓人民,而且不當。比方說,批評總統或閣揆,府院巨頭痛心個人形象或名譽遭到毀損而提起告訴,雖屬不宜(他們的澄清聲量與資源遠超過小民),但仍屬其法律上應有的權益;但若因此動用檢警調直接移送法辦,就屬國家機器打壓言論自由。換言之,人民可以控訴國家機器,但政府不會自比國家機器;當韓國瑜(在野被統治者)指控國家機器監視他的時候,閣揆與總統竟先後自比「國家機器很忙」,能不讓人啞然失笑嗎?

20190730-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三重商工地下停車場啟用典禮。(盧逸峰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調侃韓國瑜,「國家機器最近很忙」,沒空搞他的事。(盧逸峰攝)

但蘇貞昌和蔡英文說得倒也沒錯,國家機器真的很忙,而且不只是最近很忙,而是忙很久了;舉例而言,促轉會的「東廠」是國家機器未遂;黨產會是國家機器已遂;英系監委則是國家機器高速運轉之現在進行式;至於檢警調受命移送社群網路(包括臉書、LINE或PTT),則是國家機器甘願與不甘願的推兩步走三步,畢竟司法獨立成就不易,而警調不做政治偵防久矣,讓他們重操舊業,還不一定習慣;還有一缸子政府承認或不承認的所謂「1450」(網軍),網軍不是政府的專利,民間或在野「買」網軍這叫錢多沒處花,政府標案置入網軍,那就是把為數眾多的小編納編為「國家機器」的隊伍,即使他們可能只是龐大國家機器的小螺絲。由是觀之,國家機器能不忙嗎?

賴清德深受其害傷心難癒

做為執政者,維繫國家機器運轉是資源優勢,也是職責之所在,沒什麼可說嘴;重點是,權力者讓這部機器在選舉中做什麼事,當得起「國家機器」的惡名?

在韓國瑜指控前,與蔡英文競爭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即曾在媒體訪問時感嘆,「我們不可以用國家機器在這場初選裡進行干預。」當時情境是賴清德在台南市政府北辦處與多名立委便當會,被媒體「全都錄」(足足九頁報導),可想而知,總統府嚴詞否認。國家機器到底有沒有介入民進黨初選?確實很難拿出證據,畢竟有本事追索真相的也是國家機器,這是多諷刺的事,但對「曾為國家機器」一員的賴清德而言,則是如人飲水千真萬確,否則豈會傷重(心)迄今難癒? (相關報導: 汪志雄觀點:「投機政客,失意老人,霸氣首富」過不去的草包情結 更多文章

在韓國瑜指控的同時,被「國家機器」追殺一年的台大校長管中閔,走進司法院公懲會做言詞辯論庭的最終陳述,六百字不到的聲明稿,無一字指控「國家機器」,却無一字不痛陳國家機器對一介書生的「政治迫害」,監察院的彈劾固屬之,在此之前教育部、法務部、乃至國稅局和檢調,哪一個不是「國家機器」?到現在,「國家機器」並未對管中閔鬆手,公懲會之外,北檢並未正式「簽結」管案,這不只是施壓,而是精神恐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