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老牌銀行積極擁抱新趨勢:機器人理財搶攻財管市場

就會有這麼一天,機器人會取代你?(圖片來源:Alamy/作者提供)

機器人理財已在國際主流市場逐漸贏得財富管理客戶的認可,市場研究機構A.T. Kearney預測,透過機器人理財所管理的資產總額,2020年將達到約2.2兆美元規模。台灣金融業如何迎接這股新趨勢?

2016年3月15日,谷歌公司人工智慧機器人AlphaGo與曾經贏得世界圍棋冠軍的韓國九段國手李世乭,舉行一連數天的人機圍棋大賽,比賽最後結果為AlphaGo以4:1獲勝。這個結果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原因是圍棋是迄今人類發明的最複雜遊戲,有人計算過,要把圍棋所有狀態用窮舉法全部列出大概需要10的170次方。

3月15日,李世乭(右)向阿爾法圍棋創始人哈薩比斯贈送簽名棋盤。(新華社)
3月15日,李世乭(右)向阿爾法圍棋創始人哈薩比斯贈送簽名棋盤。(新華社)

此次的勝出,象徵以人工智慧及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機器人,即使在變化複雜度極高的棋類競賽中,成功擊敗人類已經不是夢想。這也引發討論:機器人的智慧是否能延伸應用於金融業呢?答案是非常有可能的。其中一項長期占據金融科(FinTech)研究議題排行榜的項目,就是機器人理財服務(Robo-Advisors),以及它所帶來的自動化投資服務。

機器人理財是具有人工智慧的虛擬機器人,能夠依據客戶在金融機構的交易紀錄自動判斷出客戶的風險屬性。再基於客戶設定的風險偏好、理財需求與目標,使用巨量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以及預測演算法等新興技術,將投資決策中間的流程以機器取代。並且可以透過表現不斷改進,試著提供一個中立、自動化的理財顧問服務,建議適當的理財策略與交易執行時機與步驟,幫助投資人進一步優化投資決策。

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大增

機器人理財的概念開始於2008年, 經過短短幾年發展,已經在國際主流市場逐漸贏得財富管理客戶的認可。花旗集團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短短2年時間裡, 機器人理財所掌握的資產管理規模(AUM),從2012年的幾乎為零,成長到2015年底的187億美元。

市場研究機構A.T. Kearney預測,透過機器人理財所管理的資產總額,自2015年將以每年增加68%的速度成長,於2020年達到約為2.2兆美元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Aite指出,目前在美國已經先後有超過200家公司紛紛布局機器人理財市場。無疑的,這種高端金融科技的受歡迎度以及受重視程度正在日益上升。

名為「阿爾法」的人形機器人(新華社)
名為「阿爾法」的人形機器人(新華社)

美國知名財經週刊巴倫(Barron's)最新一期(2016 年4月2日)報導,其中討論數家機器人理財新創公司的成功模式,首先談及總部位於紐約的Betterment公司。它以提供低手續費用、各種形式的自動化資產配置演算法,以及人性化的軟體介面,訴求吸引年輕的投資者,在美國投資諮詢領域取得相當超前的成績。

根據最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資料,目前Betterment旗下總資產管理規模以及客戶帳戶人數,由2015年4月的22億美元資產、8.5萬名客戶帳戶,成長到2016年3月的39億美元資產和15萬名客戶,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率為77%,管理帳戶成長率為76%。 (相關報導: 未來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的好夥伴!一分鐘賣出1000台的日本機器人,是如何誕生的? 更多文章

另一家知名的機器人理財公司Wealthfront 的表現亦是不遑多讓,從2015年5月份23億美元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和2.7萬名客戶帳戶,到2016年3月為止,旗下管理的資產為30億美元,管理帳戶為6.8萬名,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率為30%,管理帳戶成長率大幅增加151%(詳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