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2017年東風壓倒西風?

2017年對西方國家來說將是困難的一年。(BBC中文網)

BBC《新聞之夜》節目編輯厄爾本說,近期事件說明,2017年對西方國家來說將是困難的一年。

2015年底,民粹主義演進可能讓2016年外交官們的工作變得艱難。而目前有跡象表明,西方為國際遊戲制定規則的能力甚至也開始動搖。

2010年到2015年期間英國外交事務負責人弗雷澤爵士說:「冷戰後,西方主導全球化,美國佔據主導的優勢地位,以及自由開放的國際價值觀順利推行的時代已經結束。」

曾在2009年到2010年擔任北約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的美國將軍麥克里斯特爾則認為:「我們對自二戰結束後的國際秩序之重視,反映出不同層次上的權力下放或者權力碎裂化。」

2016年後半年以來發生許多重要國際事件,包括:

  • 俄羅斯被指在美國大選中使用了網路駭客竊取的資料(影響選舉)。
  • 敘利亞阿勒坡東部的反政府武裝及其外國支持者遭鎮壓,其間還針對平民使用了許多國家禁止的大規模武器。
  • 中國拒不理睬一次聯合國的國際仲裁法庭裁決,對在與菲律賓的領土爭端問題,該裁決意見把矛頭指向北京。
  • 包括俄羅斯和南非在內的部分國家決定,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 部分國際貿易談判破裂,包括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宣佈美國要放棄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
特朗普和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被指責利用駭客攻擊干預美國大選,導致川普大選獲勝。

敘利亞發生的事件凸顯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未能就制止這場危機達成意見一致。事實上,自從聯合國1945年成立以來,在嚴重的國際危機之際,幾大國鮮有團結,特別當其中一個常任理事國感覺其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更是如此。

1991年,聯合國贊同美國領導了一場反對海珊的戰爭,這是理事會支持發動戰爭的一個罕見例子,但那只是曇花一現。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波特教授認為,我們最近的國際秩序的概念,「是建立在一種不尋常的、美國主導的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這種不尋常的優勢猶有盡時。」。他補充說:「這種秩序從外部發揮了巨大作用,將世界經濟的重心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使得西方更難以強加它的意志。」

當然,許多人都會樂見美國在共產主義垮台後於全球的超強(hyperpower)主導地位削弱,以及出現一個更加多極的世界。

在許多非洲和亞洲國家裏,隨著在西方大學裏受教育的老一代政治家被更替,擁有自己獨特世界觀的新一代也產生自主意識。

從南非和其它退出海牙國際刑事法庭的非洲國家來看,這被視為(國際法庭)不公平而造成的結果。甘比亞資訊部長說,國際法院被人利用,「用來迫害非洲人,特別是非洲的領導人」。

俄羅斯和中國都是聯合國大國俱樂部的成員,它們最近都質疑聯合國在它們非常關切的領土爭議問題上,是否有能力發揮作用。

如果說,現在在世界各處,那些由「殖民者」或者西方列強制訂的老規矩不合時宜的話,這些規定包含了幾十年來很多國家願意,或者至少口頭贊同的一套價值體系。

一些正在興起的強大意識形態,無論是中國標榜的後共產主義/儒家學說,還是俄國的東正教影響下的國家命運說,或是引導沙烏地阿拉伯或是伊朗政策的迥然不同的伊斯蘭思想形態,都只對它們自己的人民有吸引力,對其他人幾乎沒有多少影響。

實際上,這些民族或者宗教學說的關鍵,都在於拒絶接受國際現狀。一些非國家組織(例如黎巴嫩真主黨或奈及利亞的博科哈蘭)也提出很多挑戰。

安全、金融或者技術領域,新的干擾因素對現行秩序形成很大的威脅,以至於麥克里斯特爾將軍認為:「不禁讓人想像出一個後世界末日的、強者生存的亂世景象。」 (相關報導: 2016加閏秒,2017年遲到一秒鐘 更多文章

雖然這種巨大挑戰來自外部,但也有波特教授所描述為「對內部的破壞」。西方自己內部就有諸多分歧。比如說,川普當選就讓人們擔心發生新的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