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接吻是一種奇怪且有點噁心的行為。接吻時你與對方交換唾液,有時還持續很長時間。一次接吻可傳播8000萬個細菌,其中包括了有害細菌。
然而,毫無疑問,每個人都記得自己的初吻,以及初吻時那種或窘迫緊張、或興奮喜悅的細節。而且,接吻在接下去的戀愛關係中仍是重頭戲。
至少在於某些社會中,接吻具有重要意義。西方人想當然地認為,全人類都有接吻這一浪漫之舉。然而,一項新的分析表明,在全世界的人類文化中,有這種行為的不到一半。而在動物界,接吻之舉更是極為罕見。
那麼,接吻這一奇特的行為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如果這種行為是有益的,為什麼它不在動物界和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呢?結果我們發現,對絶大多數動物都不接吻這一事實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接吻之舉存在的奧妙。
在一項新的接吻偏好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對全球168種人類文化進行檢視,發現只有46%的人類文化把接吻視為一種浪漫的親密行為。
之前有人估計這個數字比例可能高達90%。這項新的研究不包括父母對孩子的親吻行為,僅研究愛人之間嘴對嘴的浪漫接吻方式。
在許多以狩獵採集為生的族群中,你完全看不到一絲接吻或接吻欲求的痕跡。一些族群甚至認為接吻之舉令人作嘔。據稱,巴西的喜拿庫(Mehinaku)部落形容此舉「粗魯噁心」。研究認為,以狩獵採集為生的族群是離現代人最近、又過著遠祖生活的人群,因此可以推斷,人類的祖先可能都沒有相互接吻的行為。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的威廉・揚科維亞克(William Jankowiak)指出,許多人認為浪漫之吻是近乎全人類都有的行為,而該研究顛覆了這種觀念,事實上,接吻是由西方社會創造且傳承的後天學習行為。
此外,還有一些史實佐證了這項研究的發現。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拉斐爾・烏洛達斯基(Rafael Wlodarski)表示,如今人與人之間的接吻行為或許是一項新近發明現象。通過查閲大量史料,他發現了接吻的演變歷程。
有關類似接吻行為的最古老的記載來自3500年前印度教吠陀梵語的經文中,接吻在文中被視為互相吸取對方靈魂的行為。
而與之相反的是,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壁畫中,只是刻畫了人們相互之間靠的很近,但並不互碰雙唇。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是不是天生就會接吻,只是後天受到了某些文化的壓抑和克制?還是,接吻本就是一種現代人的發明創造?
通過觀察研究動物,我們可以洞悉其中的一些奧妙。
在人類的近親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中,的確存在接吻的行為方式。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親眼見過許多黑猩猩在衝突後親吻、擁抱對方的情景。

對黑猩猩而言,接吻是一種重歸於好的方式,且這種行為更常見於雄性而不是雌性黑猩猩之間。換而言之,接吻並不是一種浪漫的示愛行為。
(相關報導: 動物的尾巴到底有什麼作用?人類其實有尾巴?多數人不知道的冷知識大揭密! | 更多文章 )而其近親倭黑猩猩的接吻行為更為常見,並且它們在接吻時常常使用舌頭。或許,這種舌吻並不足為奇,因為倭黑猩猩是一種性慾旺盛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