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地球存在的六億年間,曾經發生過五次大絕滅 (Mass extinction),距離最近的一次大絕滅發生於6500萬年前,那時生存於地球上的霸主就是恐龍,牠們生活在沼澤地帶與淺水湖區,食物很容易尋得,在恐龍主宰地球的上億年間,幾乎沒有天敵,但卻突然在極短的時間內滅種 (Genocide) 了,據科學家推測,當時有一顆外來的小行星於穿過大氣層時磨損而成的隕石 (Meteorite) 與地球發生猛烈的撞擊,引起了大地震動、火山爆發、高溫岩漿四射,恐龍與其牠次生物被燒死、燙死、悶死,繼起的連鎖地震、海嘯、地殼運動 (Crustal movement),使得二氧化碳、煙塵、飛灰遮天閉日,造成了氣候變化、地球進入寒冬、恐龍滅絕,大型生物幾乎死亡殆盡,而另一類的生物產出生態演化 (Ecological evolution)、物競天擇 (Nature selection),現代的人類誕生不及二十多萬年,但很快的創造文明,並主宰了地球。

下一波的殞石碰撞地球,或將如電影、小說裡外星人(Aliens,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的攻擊將摧毀人類?或有辦法的人們找到適合生存的星球而遷離這汙染、戰亂、病毒蔓延不堪的地球?當然貧困和弱勢的人群只好留此自生自滅!作者的的觀點是還等不到那樣的時機,人類即將自我毀滅,地球亦隨同毀滅,或地球將走進另一個異人類的新世代。恐龍主宰了這行星上億年,遭遇滅亡於外來的侵襲,人類主宰地球僅二十幾萬年,卻因人類文明發展的愈加快速,競爭的越來越激烈,將步入難以挽救的自毀之路。
無疑的溫室效應及其連鎖的全球暖化、氣候變異、農畜漁作物減產、森林乾枯野火、極地冰山融解、海平面上升、臨海陸地淹沒、生態環境不適生物存活、乃至冰封千百萬年的病毒復生…都是人類大量工業化衍生的自毀殺手。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5次大會(COP25)所發布的2020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CCPI 2020),57個國家中總共有31個國家交出碳排放減少的成績單,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 (Antonio Guterres)會前表示: 各地的極端氣候對人類和其它物種已造成威脅,直指世界各國的努力「根本不夠」,氣候惡化的不歸路雖能以科技解決,缺乏的是「政治意志」,指標的排名是按照下列科學依據所作的:溫室氣體排放40%、再生能源20%、能源使用20%及氣候政策20%,其名次、國家、指標的排列如下: (舉17國為例,1~3名從缺):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靠倚勢能以小博大? | 更多文章 )
(4) 瑞典75.77、(5) 丹麥 71.14、(6)摩洛哥 70.63、(7)英國 69.8、(22)歐盟 55.82、(23) 德國 55.78、(30)中國 48.16、(32)墨西哥 47.0、(33)泰國 46.76、(34)西班牙 46.03、(51)日本 39.03、(52)俄羅斯 37.85、(55)加拿大 31.01、(58)南韓 26.75、(59)中華台北 23.33、(60)沙地阿拉伯 22.03、(61)美國 18.60。其中美國、加拿大和沙特人均排放最大,在煤炭及石油業者的游說下,幾乎毫無氣候政策可言,故排名墊尾,且(51)~(61)中除台、韓外都屬強大國家,卻對氣候改善貢獻最差。因沒有一個國家符合巴黎協定目標,故前三名從缺。中國總排碳量雖大,但人口眾多,在其能源組合中,再生能如水、光、風…進展極速,氣候政策亦佳,故排名進步至居中級。台灣卻倒退三名至59,成為世界三個末端國,台灣出席代表的辯詞薄弱,原由是再生能才剛開始且進度緩慢,人均溫室氣體排放由於工業結構而偏高,台灣政府利用溼地、林地開發光能也是失分原因,僅氣候政策稍佳。作者註: 截至2018年全球陸域風電裝置量 (Total installation onshore) 568 GW, 中國占36% 居第一、美國占17% 居第二、德國占9% 居第三。全球離岸風電裝置量 (Total installation offshore)23.1 GW,英國占34% 居第一、德國占28% 居第二、中國占20% 居第三。2018年全球光電裝置量達480.36 GW,當年五大太陽能發電國家如下: 中國131000 MW、美國51000 MW、日本49000 MW、德國43000 MW、意大利 30000 MW。1 GW = 1000 MW = 100萬千瓦,或1萬千瓦 = 10 MW。